第102章 完结(下)(第4/6页)

姜鸿临终时追悔莫及,还让家人去信叫谢舒不要来吊唁。

谢舒即使这些年锻炼出一副铁石心肠,到了此时,仍然苦涩难言。

他的朋友不理解他,他的政敌不懂他,乃至于他的老师,都离他而去了。

谢舒坐在书房里,直到更深人静、月色萧然,油灯上的烛火也颤巍巍地晃动着,即将熄灭了。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一个人影走进,他手中掌着一盏星星般的火焰,照亮了他明丽秀美的面容。

即便两人相遇已有十年,但在谢舒心中,一如那年初见,郎君的风姿不曾消减过半分。

谢舒凝视着虞楚息,直到他慢慢走近,将灯火置在桌上,谢舒起身从他背后环住他的腰身。

虞楚息转过来,轻轻抚平他眉间不知何时深深残留的刻痕,低声道:“你不要伤心。”

谢舒无奈地笑笑,摇了摇头道:“我没有......郎君我只是有些想老师了。”

虞楚息温柔地看着他,拍了拍谢舒的背:“老师没有怪过你,他让你不要去吊唁,但给我来信了。我想老师只是想身后事简单一点,不要打扰到你。”

谢舒不说话了,他眼中却漾着柔和的水光。

虞楚息意识到这个男人竟然哭了,一时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还记得多年前他们分别之时,谢舒也差点要流泪。

后来,谢舒权力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他很少再露出青涩的一面,变成顶天立地的男子,如同山岳巍峨,又如同河川般浩瀚。

可是当他流泪的时候,虞楚息却还是想起那时在病榻上,瘦骨嶙峋,清凌凌望过来的一双眼。

他忍不住爱怜地捧着谢舒的脸,想去擦干他的眼泪。

谢舒却捉住他的指尖,轻轻落下一个又一个的吻:“郎君,我一生何其幸运,能够在这里遇到你。”

他时常说些隐晦不明的话语,可从不细说,虞楚息也不深究。

但此时此刻,虞楚息分明是理解了什么,他唇角微微勾起只是道:“谢舒,遇见你,我才最开心。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这里因为你,变得很好,你要做什么,尽管去做便是。”

灯光下,虞楚息的面容在朦胧的光影中闪动着潋滟丰泽的光,一如琼花玉树盛放,可以让人神魂颠倒。

谢舒心神颤动,却不敢再看,他缓缓闭上双目,敛住眼中泪光,抱着他,接着深深吻了下来。

*

眼看少帝年纪渐长,已有许多人蠢蠢欲动了。

而谢舒的专权、铁血也让人诟病,不仅如此,谢舒这些年推行了不少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法、农田水利法、公开市场、还有自由婚配、依法治国,都触动了上层阶级的根本利益。

但谢舒的权势和威望实在是无人能及,众人只能默默忍耐,等待时机。

好在谢舒并无子嗣,大家忍的还算有盼头。

然而卫卿童却坐不住了,他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看着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没想到一天的威风都没享到,就被谢舒变着法禁足了。

刘强对此也无能为力,何况刘强只是想要内监的权力,因此也敷衍着卫卿童。

卫卿童哪里看不出来,但卫卿童能用的人太少了,所以卫卿童只能一边找刘强,一边暗中发展着前朝的势力。

时机终于到了。

少帝今年九岁,还有一岁就要满十岁,但谢舒依旧没有要还政的举动,也不让少帝参与政务。

这样的意图已是很明显了。

卫卿童对刘强说,等到一年之后,请求谢舒还政的奏折一上来,谢舒定然不愿,到时候少帝的皇位也岌岌可危了,刘公公不如早做打算吧。

刘强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宫变在酝酿之中了,明面上仍是一片祥和。

这一日,第一封“劝诫”谢舒还政的奏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