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第2/2页)

这样有底线又有能力的人,是崔源为数不多喜欢的那类寒门,可惜偏偏是吕朔的师弟。

如果说崔源对三皇子是排斥,那么对吕朔完全是厌恶了。

这吕朔简直是一条疯狗,仗着有庆帝撑腰,简直是无法无天,贪得无厌,不过一把刀罢了,也不知道能张狂到几时。

崔源想到这里,深深吐出一口郁气,忽然又记起吕朔早就被“逐出师门”,想来和谢舒的关系绝不会好多少,但此事今后还需要确定几分才是。

总之,谢舒此人,崔源十分上心,毕竟科举已是不可更改的大势,以后选人的时候,不如选一个合用的好。

*

自从那日来到京城后,谢舒便闭门不出,不再露面,和在金陵大不相同。

毕竟谢舒知道自己已成为当今三皇子的肉中刺眼中钉,对方决计不会轻易罢休。

当日谢舒能够侥幸逃脱,是因为姜鸿提早就预料到邵祯会趁着他入京时对谢舒下手,姜鸿便托了一个名叫穆问的剑客保护他。

穆问武艺高强,曾是赫赫有名的游侠,因声名太大,受人连累入狱,姜鸿为他解了冤屈,穆问从此便许下诺言,要跟随在姜鸿身边,保护他性命安全。

然而见姜鸿不愿,穆问只好回了故地,后来得知姜鸿离京,他便立刻启程,护送姜鸿到了江南才返程。

这次姜鸿托他护送谢舒去京城,穆问毫无推辞之言,帮谢舒摆脱“水贼”后,便暗中跟随主仆二人,到了京城后,就住在这宅院中,并未立刻离开。

但穆问不是谢舒的下属,更非谢舒的随从,谢舒对他向来以礼相待,从不过问他的行踪,自然也不想麻烦对方,所以谢舒还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的好,加上因行程耽搁了不少时日,离会试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谢舒无心费别的功夫,只想好好准备这会试。

这一天,张恩施和徐胜凯登门拜访,面露难色,说了这样一件事情。

两人走的水路,比谢舒早半个月就到了京城。

之前,他们在文社的时候便结交了不少举子,大家便合计一同包下客栈居住,谢舒到了京城和他们互通过地址后,就不再露面。

张恩施和徐胜凯虽然遗憾,但也并未强求,不过因为其他人都来自江南,即便不是金陵文社的人,也算是志同道合了。因此众人依旧延续的还是金陵的作风,有时会呼朋唤友去酒楼举办文会,大谈科举。

这难免不会引起旁人注意,能来京城应试的各地举子,都是万里挑一之辈,甚至更是在当地声名不小。见江南试子如此高调,自然有人心中不快,一位齐鲁的才子便提出要与他们文斗,约在后日,京城望川楼。

若是普通才子,倒也不怕,江南向来多俊杰,他们中有不少佼佼者。

可是此人来头颇大,齐鲁本就是儒学的发源地,此人姓孔,名叫孔修,据说乃是孔子后人,家风使然,深受熏陶。

而且孔修不仅得天独厚,还善读书,善用书,曾被当地名士给出过文章独步天下的美誉,来京城之后,作了几篇文章,更是声名大噪。

张恩施和徐胜凯思来想去,实在是后悔不已,他们倒不是怕输了丢自己的面子,只怕让人从此瞧不起金陵文社,毕竟后日望川楼恐怕要人满为患了!

谢舒全程静静倾听,不置一词,直到“文斗”二字出现,不免有几分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