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回大魏,定国策,圣人图谋(第6/9页)

众人惊愕,实在没有想到,许清宵的目标,竟然是想要借助这次天地大乱。

一举吞并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

莫说百官了。

即便是女帝,再听完许清宵这个计划后,也不由露出震撼之色。

这次朝会,大家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迎接三年后的天地之乱。

可没想到,许清宵想的是,如何借助这次机会,一举吞并初元与突邪王朝?

莫名之间,众人忽然明白许清宵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内,封王成圣了。

“爱卿,继续说。”

不过,女帝还是让许清宵继续说下去。

“大魏王朝,历经北伐之乱,国家动荡,缺银缺人。”

“但距离北伐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百姓根基也已经恢复部分,无非是粮食问题。”

“现如今,大魏有足够的屯粮,再加上各种种子出现,足够大魏百姓吃饱喝足。”

“虽然时机并没有真正成熟,可大魏却已经有征战中洲的资本。”

“眼下三年,对大魏来说,极其重要,如若走对每一步棋,这三年胜过三十年。”

“朝廷不惜一切代价,重仕,重农,重工,重商,三年内大魏百姓将吃饱喝足,实实在在感受到国家蜕变,那时大魏百姓将树立自信。”

“即便是天下大乱,又能如何?大魏君臣民一心,任何动乱都阻挡不住大魏前进的步伐。”

“臣之意见。”

“三年发展,三年镇乱,三年休养,第十年举兵征伐天下。”

许清宵声音平静,但他的话语,却震耳欲聋。

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

以现在大魏粮食足够的情况下,就应当竭尽全力去发展,不要想着未来不未来,发展就好。

各地人才选拔,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农业方面也要竭尽全力去发展,所有良田不得荒废,荒田全部重新用上,这是国家的根基,只要粮食够,大魏就乱不到哪里去。

工部更需要发展,这三年来,许清宵重心便是落在工部上,一定要搞出战争杀器。

否则的话,靠常规作战,想要一统中州就是痴心妄想。

对于大魏王朝来说,仕农是当务之急,但对许清宵来说,工部才是当务之急。

大魏必须要统一中洲。

不管统一之后,大魏会不会凝聚出中洲龙鼎,但身怀大魏一半的国运,自然是有莫大的好处。

统一中州。

是许清宵现在的目标。

成圣,有些虚无缥缈,至少三年内成圣,许清宵办不到。

不过成圣难以办到,但武道方面许清宵倒是有些信心,只要得到八宝佛莲,许清宵借助异术,一口气突破到二品。

再然后借助丹神古经的力量,突破一品。

三年内可以完成。

只不过,所付出的代价,估计不小罢了。

“敢问王爷,三年发展,要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三年镇乱又是何意?”

有人开口,询问许清宵。

虽然口号听起来很不错,可百官又不是愣头青,国家发展,哪里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做到的?

“三年内,大魏再不愁粮食,百姓丰衣足食,只要愿意干活,就能吃饱喝足。”

许清宵给予回答,这就是三年发展的目标。

最起码要做到百姓丰衣足食,才算是成功。

所以需要大魏重农。

把重农放在第二位,因为人才选拔永远是第一位,没有好的人才去引导,埋头种田肯定是不行的。

“三年镇乱,则是镇压内部动乱,至于是什么,想来诸位应该明白。”

许清宵语气平静,但这意思很明确。

实际上就是镇压即将到来的天地大乱,以及解决藩王之乱。

完成内部稳定,当然这里面可能也会包括仙门以及其他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