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第2/3页)

至于其他的皇子,那都是要分封各地做藩王,被当做猪来圈养的。

传授他们帝王之道?难道是为了学会了之后好造反不成?

说以别说传授帝王之道了,他朱由检登基的时候,甚至还有好多字都认不全。

当然这是传闻,也知不道是真是假。

不过朱由检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皇室教育,这的确是真的。

实际上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开始,大明皇帝的教育工作就陷入了一塌糊涂的状态。

万历皇帝想要立福王为太子,前朝的大臣们拼死反对,一定要立长立嫡。因为这是儒家主张的根基。

出身决定一切,而不是看个人能力。

若是看个人能力的话,儒家所主张的保守顽固,将会被彻底打破。

因为光宗泰昌帝从小就不得父爱,所以皇帝教育也是不到位。

之后他又因为‘红丸案’死的早,导致天启皇帝也没接受什么正统的帝王教育就急匆匆的登基。

到了朱由检这里的时候,更是连这句话都没有听说过。

万历之后的大明几代帝王,压根就没接受过相关的知识培训,全靠自己摸索。

可以说大明亡国,几个皇帝没接受过教育,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是韩非说的,出自《韩非子·显学》。”

他有些感慨的叹息“那是一个说话结巴的王佐之才。”

崇祯“???”

啥意思,你见过?

王霄语重心长的教育崇祯“你要记住一件事情,所谓名教不过是帝王用来治理天下的工具,只是工具而已。永远都别给工具超越自己本身价值的机会。”

所谓名教就是儒家,儒家一统天下之后自然心气爆棚,就自称为名教。

至于其他的学派,自然是不入流的杂学了。

“朝中都是儒生的结果,你这十七年来应该也看的清楚了。儒家一家独大的结果,就是永远都别想逃出三百年王朝的定律。”

“咱们现在都是反贼,所以决不可再让儒家独大。要重视杂学,最起码得懂算数!”

面对王霄的教诲,崇祯很是恭敬“一切都听祖爷爷的。”

“明天你随我出城,去看看这北直隶的土地都成了个什么模样。”

崇祯十七年北直隶的土地是个什么样子?

入目所见,到处都是抛荒。

原本的良田之中长满了杂草,曾经的水利设施全都因为长期无人维护而损坏。

不好说千里无鸡鸣,可的的确确是人烟稀少。

“如此良田,为何没人种粮?”

一辈子从未出过京城的崇祯,看着大好的田地却无人耕种,心中满是困惑不解。

有随行之人为皇帝做科普“这些田土大都是士绅勋贵所有,百姓们就算是做佃户耕作,天灾之下所得粮食还不够支付佃金。忙碌一年最后还吃不上,甚至反倒会因此欠下巨额债务,自然无人去耕作。若是自己家中有田……怕是更惨。”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还有朝廷苛捐杂税各种徭役,还有诡寄飞洒什么的数不胜数。

很多大明百姓,都会莫名其妙的在自己名下多出许多田地来。

可这些田地实际上并非是他们的,可他们却是要承担这些田地的赋税徭役等等等等。

天灾加上人祸的大环境之下,哪家的百姓们能够撑得住?

至于结果,眼前就是了。

再好的田地,也没有人愿意去赔本耕种。

路上不时能够看到倒毙的饿殍,田地之中间或还有白骨隐显。

天上的乌鸦盘旋密集,不少双眼通红的恶狗游走于田野之间,看着就让人感觉瘆得慌。

崇祯皇帝的面色铁青,以往他只是在奏章里见到灾祸描述,现在才是真正亲眼见到了大明究竟是败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