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胃药丸卖去香江(第2/2页)

“那你现在每天的产量最多可以达到多少?”

陈巧姑回答道:“现在是每天2000粒,我们试过,极限产量可以达到6000粒以上,如果全部用机械化,这个更没上限了。”

陈夏摇摇头,“暂时不用机械化,一定要全手工,宁可多招些工人。”

他无奈呀,不是有钱不想赚,不是真的为了什么药品的灵魂,而是他的专利还没申请,西药厂还没有建立起来,靠他从空间医院里拿出奥美拉唑,那他就不用干别的事了。

而且他也想通了,暂时就采用饥饿营销吧,只要把单价抬高,其实利润能保障的,比薄利多销要好。

回到办公室里,陈夏问道:“小姑姑,你觉得香江那边打开销量需要多久?”

“药物方面我没接触过,但是根据使用过三六胃泰的人反馈,几乎全部都是回头客,这说明这个胃药丸疗效好,消费者肯定愿意继续使用。

香江现在有500多万人口,而且我们那边生活节奏很快,饮食不规律的人很多,胃病的发病率相当高,我觉得销量这块绝对不是问题。到时我们先在龙丰药店做推广,试着卖卖看。”

陈夏前世只是一条老咸鱼,对于商业这一块是真心不懂,所以只能完全听小姑姑的安排了。

“哦对了,如果药物要出口,我得向我们总公司汇报一下。”

“总公司?你这药厂不是你个人的吗?”

陈夏也不知道怎么跟这些资本主义地区的人解释,

“实际上这家药厂是我出资建造,但理论上这家药厂是属于国营企业,我上面还有一个越州医药总公司,我们所有的药物全部都是有他们代理销售。”

这又是理论,又是实际的,让陈淑琴和王惠有点晕,听不懂。

陈夏挠挠头,想到了一个比方,

“比如我买了一辆的士,但是我个人不能上街营运,所以我必须把我的的士挂靠在一家的士公司。这样实际上我是个人老板,但理论上我也是的士公司的员工,要接受他们管理。”

这下她俩听懂了,但随后又摇摇头,“直接让你们开厂就行了嘛,何必要去绕个大圈子?这样效率不就更差了嘛。”

陈夏无奈地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某些人就喜欢脱裤子放屁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