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3页)

米娅就是伍夜明的女友,材料学的学神,两人感情好得很,自从认识了米娅以后,伍夜明就常常跑到材料那边上课,又一个新学位即将因此被他攻克。

其实校内有运动员男友的女孩不止米娅一个,另一位是医学系的学生,张素商也认识,那姑娘在男友外出参加田径比赛时,她特意请假去帮忙打理男友一路上的生活,米娅却从没考虑过为男友而中断自己的学业,她是个特别理性的姑娘,这辈子都做不成恋爱脑。

张素商比较欣赏米娅这一类女孩,就像他,再喜欢阿列克谢,也没想过让对方放弃事业。

伍夜明也赞同女友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俄国版居里夫人,只是这一路上但凡在一处地方停留,就会立刻给米娅发电报。

电报到手了还不舍得扔,两人就这么攒了半个书包的电报,肉麻得让人没眼看。

感谢旋转板和手持花洒的专利费,不然照伍夜明这个发电报的频率,他压根没钱回来。

伍夜明和张素商说了一件事:“我在参加世锦赛的时候,看到日本人带人来给我加油,而且在比赛结束后,为首的那个日本商人过来和我套交情。”

提到日本,伍夜明的面上浮现一抹不加掩饰的厌恶。

日本商人先是要送他金条,说是资助他回来的船票钱,感激他为亚洲争光,接着还让一个漂亮的女孩为他献花,但要伍夜明说,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比米娅更美的女人!他根本没碰那束花。

而那个矮子扯了半天,话题转来转去,转到了伍夜明对于换更好地训练环境,获取正式的运动员身份感不感兴趣。

说白了就是问他转不转籍。

伍夜明:不转,滚!

张素商挠头:“我在挪威也遇到了这种事,发现观众席上有日本人的时候,我真是被膈应得要死,也亏得彭大使拉来一帮父老乡亲,把他们的声势压下去了。”

亲日的名头就没好听过,反正张素商绝不愿意背这个名声。

李源是和国内联系得最频繁的,他扶了扶眼镜:“那边要我们避免曝光身份,现在家里风声鹤唳的,我们藏好,以后若是……也算是保留了有生力量。”

蒋静湖一捶床板:“怎么就到了这一步?都是自家人,偏偏现在这样……”

李源对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蒋静湖止住声音,又扭过头:“罢了,我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现如今除了好好念书,还能做什么呢?”

张素商十分真诚的表示:“你好好念书就够了,国家不缺满身热血的能人志士,却缺乏高尖技术,可是国家要发展,就缺不了科学的助力,我们不就是意识到这点,才跑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国家留学嘛。”

小张同志不仅擅长安抚脾气暴躁的病人与家属,安抚起生闷气的小蒋大夫也有一套。

蒋静湖气自己对现状无能为力,其实伍夜明和李源心里也郁闷,张素商这时安慰蒋静湖,也是安慰另外两位。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难熬,而对先辈们来说,他们是在不知道黎明会降临的情况下选择了与黑暗战斗,他们所经历的忧虑和自我怀疑也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张素商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也觉得语言的安慰力度不太够,于是他提起了另一件事。

他一拍手:“对了,我买的那辆车已经到货了,你们要去看看吗?”

为了满足伍夜明对发动机结构的好奇,对开车的心理阴影面积比通辽还大的张素商真的买了一辆车。

车是托阿列克谢的师兄买的,才下生产线就被拉到了他们家,这年头有车的人也不多,停车位、车库的概念也没有在普通人之中普及,张素商就停自家后街,也没人去管。

备注:这是现代社会不提倡的行为,好孩子不要学。

伍夜明之前只看过校长的车,然后在女友的带领下摸了摸车身和轮胎,心里暗暗推测它们是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