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页)

一米七二的伍夜明也被他带着试跳了一下两周跳,就是这哥们完全没有跳跃结束落冰时要调整平衡的意识,冰鞋才落冰上,整个人就往后仰,张素商拉都拉不住,两个人一起栽冰上。

看来玩吊竿也有风险,张素商爬起来:“以后我可不吊你了,死沉!”

卢卡斯看得跃跃欲试:“我、我也想上竿。”

张素商无奈的招手:“来吧来吧,带你跳一组。”

但凡卢卡斯超过一米七,张素商都不带他玩这个了。

之后娜斯佳还代表索契那边的花滑人向张素商询问吊竿的制作和费用,张素商熟练的说道:“吊竿会在下个月于温布利斯基冰上用品店销售。”

温布利斯基是市内最大的冰上用品专卖店,张素商的冰鞋就在那里买的,可惜上古时期的冰鞋制造工艺不行,冰刀被张素商自己重新磨过,磨损的速度还是很快,还有鞋棒子不够硬和紧的毛病,这意味着鞋身无法像后世的赛级冰鞋一样给运动员的脚踝提供足够的保护。

但从伍夜明、张素商能放心将产品交给这家卖来看,人家的产品质量和口碑都已经完爆同行了。

这家还是伍夜明自己找到的,后来张素商才知道伍夜明平时帮张素商磨冰刀,自己也磨,有一次蹲大学喷泉池旁边磨得起劲的时候,小温布利斯基路过,一下就被他的技术征服了,要不是他坚决反抗,人都得被绑架到那做员工……

恰好伍夜明还没取字,张素商决定建议他拿“超人”当字。

说起吊竿的生意,大家都忘了参赛的事情,旁观的彼得先生嗅到了熟悉的资本主义气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卢森科尔斯基先生已经扯着嗓子插入了他们的话题道:“能先为我们提供一批吊竿吗?”

张素商如梦初醒一般,仿佛才意识到冰场边多了两个活人,他看着卢森科尔斯基:“请问您是?”

他这的表情太过自然,看不出分好演出的痕迹,唯有彼得教练感到一股不祥,而卢森科尔斯基先生已经迎上去和张素商说话了。

这老先生还特别客气:“您就是米沙的神奇教练吗?真是谢谢你对米沙的帮助了。”

张素商:“我们都是花样滑冰的爱好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

接着这俩就顺势搭起了话,张素商特意带米沙展示了他们出于“热爱花样滑冰”的心而开发出的新技术,比如2A和跳接燕式旋转,后者米沙还练的不熟练,卢森科尔斯基却特别兴奋。

又是一个新技术,这可都是足以拿到冠军的资本!

张素商:“可惜米沙的三周跳还不够熟练,但他是有这个潜力的。”

已经见识过吊竿三周,但还不清楚吊竿跳跃、脱竿跳跃之间差了多少的卢森科尔斯基连连点头:“是的,他是个非常出色的年轻人。”

张素商:“可惜我快要回国了。”

啥!?

这惊人之语吓了全场一跳,卢森科尔斯基连忙问道:“为什么要回国,我听说你是留学生,应该还没有拿到学位吧。”

张素商回道:“我打算今年代表国家去参加世锦赛,所以我要回国跑跑手续,以中国人的身份报名,这也许需要很多时间,学校那边要暂时请个长假了,虽然很遗憾不能和同学们同进度学习,但……”

戏肉来了。

卢森科尔斯基在俄罗斯滑联的地位比彼得还高,如果说彼得是负责在比赛时帮运动员搞定出入境的程序和机票购买、费用报销的话,这位就是俄罗斯滑联和各大赛事的主要联系人,他本人也是个资深裁判。

这么说吧,张素商要真回国去准备报名的事,各种程序够他跑到下一届的世锦赛,但如果是这种国际滑联的老熟人出手的话,其实打个招呼就行了。

卢森科尔斯基说:“其实,只要你去你们国家在我们这的大使馆拿到相应的文书,我可以代为帮你报名,我想米沙并不希望和他的教练长期分开,你们一起参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