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4页)

比如与达莉娅一起上演辩护大战的律师谢尔盖,则以其毛绒控喜剧人的身份,为这篇故事增添了更多喜剧元素。

他总有一种预感,就是笔下的那群逗比总有一天会在boss战中还忙着和驴子鲍里斯搞笑,没个靠谱人拉着,boss岂不是要不战而胜?

此时张素商并不知道达莉娅这个角色的出现代表着什么——在1917年,俄罗斯经历了一场蜕变,新政府宣布男女平等、给予女性选举权、教育权以及男女同工同酬。

而现在是1926年,距离那场伟大改变才过去了9年,女性们正在进步,但还没有达到可以进入律师这个“高端”行业的程度。

事实上,在被封建意识洗脑了上千后,二十世纪初的大部分俄罗斯女性已经认同了自己与男性存在天生的智力差距,有很多女人觉得自己学不会操纵机器,不配做工人,她们无法承担男人的工作,她们不行。

所以现在政府也在努力的搞这方面的宣传工作,通过报纸、电影等等方式告诉女性们,你们行的,要相信自己,你们可以成为工人、教师、学者、科学家,智力这玩意和性别真没关系。

在《神探伊利亚》中登场的达莉娅聪慧机敏,反应力极快,和男律师进行辩论时丝毫不落下风,在辩论结束后,又安慰自己负责的被告米拉,坚定地告诉她,自己会维护她活下去的权利,这是一个十分正面的形象。

达莉娅本人提出的保留一条生命或许也会连带着保留更多真相的辩护理念,也让阅读这个故事的读者陷入深思。

张素商本人是反对废死的,他认为死亡是对于犯罪者的一大威慑,但对于死刑这项利器,慎重使用也是必然的,他自己写这些故事也只是为了糊口,写完以后就继续练波比跳了。

但在1926年,这样一篇看似搞笑实际上暗含了许多先进思想的小说,却是能引发思想地震的,于是《神探伊利亚》就这么被官方报纸转载了,而且还是订阅量相当大的俄罗斯月报。

在这篇文章的下方,是一段长长的赞美。

【我很高兴在晚饭前阅读了圣彼得堡早报连载的小说《神探伊利亚》,最初我只是将之作为娱乐读物,可是渐渐地,我无法抑制的沉浸在故事里,我的两个女儿都已经上学了,她们为了达莉娅律师这个角色兴奋得大半晚睡不着觉,我的小女儿柳德米拉发誓她以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律师,我为她感到骄傲……】

稀里糊涂就成了妇女解放运动旗帜之一的秋卡挠头,但有报纸转载他的文章,就意味着会有额外的稿酬入账,圣彼得堡早报也提出要给他继续涨稿费,这都是好事。

过了一阵,张素商一身汗的跑了回来,手里还提着冰鞋,看起来还滑过冰,肩扛一个大袋子,阿列克谢探头一看,里面全是袜子,还是那种很温暖的厚棉袜。

张素商对他咧嘴一笑,摸出十双袜子塞过去:“来来来,我涨稿费了,你收下这个,咱们一起高兴。”

阿列克谢接住满怀的袜子,有些不知所措:“哦,谢谢。”

这还是母亲去世以后,第一次有人给他买袜子呢……

张素商又跑到壁炉边,看着里面滚着的牛奶吸了口气,浓郁的奶香进入鼻翼,啊,真不愧是附近农场自己产的新鲜牛奶,这味儿太香了。

他乐呵呵的从背包里拿出一包新买的饼干,和阿列克谢一人一半,放牛奶里泡着吃,虽然只是简单的鸡蛋饼干,连个坚果仁都没有,但黄油放得足,吃起来便松软香甜,和牛奶是绝配。

阿列克谢问他:“我今天上午去老师那里算数据,你呢?”

张素商满嘴食物,含含糊糊的回道:“我去朋友那里送袜子。”

张素商一口气买了五十双袜子,他和阿列克谢各拿十双,还有三十双则用袋子装好,被张素商送到了蒋静湖、伍夜明、李源的宿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