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3页)

姑姑、姑父这么千里迢迢的回来,这镇上的亲属肯定都是要来看看的。

大伯住最近,和大伯母带着黎菁、陈姐很快过来了。

姑父他们便都出来了。

黎菁小跑着过来抱住黎夏小腿,仰头满脸堆笑的喊道:“小姑——”

黎夏把她抱起来放到腿上,指着姑姑道:“这是姑奶奶——”

“姑奶奶——”

姑姑很惊喜,“阿明二胎都生了啊。”虽然国家政策不允许,但生下来了交了罚款也就一样能上户口的。

这还是正月间,头回见面姑姑立即封了个100的红包。

黎菁已经有经验了。她抬起两手合拢作揖,奶声奶气地道:“给姑奶奶拜年!”

“好乖好乖,拿着——”

黎夏瞧大伯和大伯母的样子怕是还不知道明哥和堂嫂闹离婚的事。

一旁陈玲拿手肘拐拐她,眼带疑问。

按黎夏说的明哥和秦丹在闹离婚,那这就不太可能是秦丹生的啊。不然孩子还没满两周岁,她闹的哪门子离婚?

而且这长相看着就不像。

黎夏点点头。

陈玲的眉毛挑动,这回头闹出来可就热闹了。

黎菁道谢,双手接过红包交给奶奶保管。因为之前的小姑都给奶奶了。

再晚一些,黎夏的三叔一家也来了。这是黎会计的亲兄弟!一家都是务农的。

陈玲按照礼数打了招呼,然后就还是跟黎夏聊天儿。

来了这么多客人,黎夏问她妈饭菜准备得如何。

“没事儿,我给了店里员工加班工资。等下她们会把处理好的菜跟肉送来。这都跟你学的,宁可钱吃亏,不要人受累!”

大儿媳包一个就赚一个的钱,总不好让她停下来干活,容易搞得婆媳之间有龃龉。

至于老二媳妇,还在上班呢。也不可能叫她请假回来。

今天都初六了,初八她就要带着牟娅出出差。起码半个月才能回来。今明两天都忙着呢。

她和黎夏两个人忙不过来。所以,花钱雇人是最方便的。

尤其那卖包子、馒头和稀饭的两个工友,除了卖东西就是闲着了。

就帮着一起准备了,也各挣两块钱外快。那里离农贸市场还近,买菜买肉的方便。

镇上这家超市,没有卖蔬菜的。毕竟就在农贸市场里。

“你给人出主意的人家,这几天都送了不少东西来。有些是自家做的小吃食,有些是钓的鱼、摘的菜。就今天都一起做了。”

这能坐两桌了。黎夏和黎阳去借了桌椅板凳,就摆在她的庭院里。

这会儿她庭院里已经开了不少花了,毕竟有个玻璃房嘛。瞧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昨天尹兰去花卉市场看了,那盆松柏定了72元,红梅84元。另外两盆分别是60元和54元。

确实是有钱人才会买的。但市里有钱人可不少!只要能借着黎夏超市的东风把名气打出去,不会太愁销路的。

尹兰现在浑身充满了干劲。

她昨天就已经回来了。计划着多养几盆,再运上去卖呢。

这都不难,之前的松柏和红梅就是分的。

她昨天好好看了看花卉市场的行情。租铺位她现在办不到,就还是在黎夏那里代售。一个月如果能卖出几盆,可比在厂里上班强多了。

离了黎夏,她还不知道几时才能找到这条路子呢。

所以她心底对黎夏着实充满了感激。要不是听说她家有客,这会儿肯定冲过来道谢了。

十一点的时候,牟芳踩着自行车把摘好的菜、切好的肉运了过来。

姑姑认了出来,“二嫂,这你侄女吧?”

“啊,对,她在餐馆学做浇头。回头她要去Y县的超市管一个面摊。”

黎夏妈和亲侄女也是约法三章在前,学了做浇头那就至少得干满六年,而且不许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