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全家军开始爆兵了(第2/3页)

战争的根本,还是因为经济。

皇太极在入关以来,总共打了三场大规模超过三万人马的战争,在这三场战争中,他都是赢家,全旭虽然歼灭镶红旗一部,可是事实上,并没有伤及皇太极的根本。

现如今,入关的后金八旗仍旧有一百三十二个满编牛录,受到损失的牛录也有二十多个,四万五千余后金精锐,仍旧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力量。

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急转而下。

缓缓图之,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然而,问题是随着皇太极败退,退至遵化城外,在这个时候,朝廷中有人开始作妖,上书请求崇祯皇帝命孙承宗速战速决。

这倒不是崇祯皇帝看不到事情的核心,此时的崇祯就像长平之战时期的赵王一样,有心杀贼,奈何无力回天。

可是问题是,朝廷太穷了。

养活京师二十万大军已经费力,更何况还有十余万客军,这些客军每天人吃马嚼,耗费了太多粮食。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祯皇帝传旨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主持军务,与皇太极决战。

这个玩笑有点大,现在入关的后金军队占了后金超过七成的军队,如果明军有实力歼灭这支后金军队,那么后金活该被灭亡。

可问题的关键是,明军其实就是一个样子货,将皇太极从京师“击退”,并不是真正的击败,而是皇太极担心后路断绝,自动撤退,此时的后金军队编制健全,装备齐整,粮草充足,根本就不是一支败兵。

然而,明军明明拥有二十余万,非常可惜,这些兵马包括十六位总兵,十七位副总兵,五十三名参将,外加一百多名游击率领。

虽然名义上明军建制完整,事实上却乱成一团,而且有的总兵仅四五千兵马,甚至不如全旭这个参将。

孙承宗也没有办法,皇帝有旨,命他率军决战,他只能遵从。

于是,孙承宗在通州召集各镇总兵议事。

不过,在这个时候,全旭也忙得脚不沾地。

当然,如今全旭手中掌握着七万余人,攻战遵化城之后,全旭将大营与遵化城相联接,同时,针对麾下民众,进行了整编。

首先是骑兵部队,扩编成六个团,成立骑兵旅。

每个骑兵团下辖三个司十个旗,共五百人马。

六个骑兵团,就是三千人,战马六千余匹。

再次就是三个炮团,扩编至六个炮团。

编制与天雄军基本一样,每个团下辖四司十五旗,每团共计五百八十四人,其中增加了的辎重司,下辖骡马一百五十匹,一零五野炮二十七门。

炮兵旅共计一百六十二门一零五野炮,共计三千五百余人。

步兵五团,扩编为五个步兵旅。

其中每个步兵旅下辖四个团。

每个团采取四四制建制,既一团为四司十八旗,增加一个骑兵旗,一个亲卫旗,每个团共计六百四十人左右,一个步兵旅则为两千六百人左右。

全家军如今兵马增加到六个骑兵团,六个炮兵团,二十个步兵团,全军人数共计一万九千人人马。

这次整编,最大的变化就是把飞雷炮当成了固定式的编制。

这种飞雷炮虽然威力不小,可是射程太近,只能用来步兵攻坚,所以并没有划归在炮兵团中,而是属于团直属炮兵,每个团也不多,一个旗六门。

从七万余人中挑出一万三千名青壮,剩下的基本上属于歪瓜裂枣了。

整编完成,就是分发装备和训练,不过,全旭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一下子扩军将近两万人马,他在体育工厂仓库里的库存,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火炮准备最多的只是炮弹和备有炮管,刀枪铠甲,虽然有一些,不过却到了极限,最大的问题是火铳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