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枪毙士子,拟推广白话文与简体字(第5/5页)

“陛下说的是!以臣之见,造成如今这样纷争的还是因为,许多出身富贵的士子,无法接受学问已非他们独有的资源,而因此不能在朝廷这里得到更多的优待,而造成的;

如果我们让学问普及到更多的平民手中,让更多的平民拥有智慧,从而让百姓知道一些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样的话,支持朝廷干预商品经济的人就会更多,甚至会成为全民之共识!

如此,那些想自由盘剥本国百姓的别有用心之辈就自然会偃旗息鼓,最多就是阴阳怪气一下;

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还敢跳出来,说到底还不是民众之智慧还没彻底提升,务工与务农者皆还未参与,而陛下和陛下控制的军队又不好直接干预,毕竟一旦要动刀兵,就意味着不再讲民族情义,不问缘由,非黑即白,直接清洗。”

温体仁说道。

朱由校点首,道:“有道理!世家门阀当年想必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衰败,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要让更多的平民开启智慧,文化上得改一改,像现在这样,大部分官文、个人笔记、报刊文章还是讲究对仗工整、用典以及各类强结构精辟而忽视通俗易懂的文体的话,是不利于百姓掌握相关信息的,得承认,大多数人在文字的接收上并不能一读就懂,所以文体上得白话一点。”

“臣也是这个意思!要彻底开启民智,就得实行白话文,如此方能使思想普及于市井内,圣意达于百姓之耳!而民意也能更好的被朝廷知道。”

温体仁说着就有些激动地道:“推广白话文,势在必行!”

“朝廷这些年忽略了文化上的革新,但其实这才是眼下本朝要革新变法的重点!”

“体制没有才改了二三十年就又大改的必要,但随着识字率的增加和市井文化的发展,文化上的确是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得考虑到百姓们物质富裕后也有精神上的需求,以及开始关心与政治的热情在高涨。”

朱由校颇为赞同地说后就道:“推广白话文还不够,另外,还得简化汉字,让字体变得更加易写易认,眼下的汉字不少还是笔画甚多,不利于文化传播的效率,得能简化的就要简化。”

“可以先推广白话文,同时使翰林院诸官编纂简体字,发行相应字典,然后慢慢推行于天下。”

卢象升这时候说道。

“很是!推广白话文,得天下作文者配合,只靠朝廷不行,趁着眼下我们在江南,而现在南京城内又因金陵大会聚集了不少士子,到时候就找个机会,到时候由你温爱卿开讲,向全天下的作文者提倡用白话文,而促进文学平民化,不要让文章学问事依旧只是士大夫的事。”

朱由校对温体仁吩咐道。

温体仁是翰林出身,在文学上也是很有才的,所以,朱由校让他作为推广白话文的先锋,自然也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遵旨!”

温体仁应了一声,他知道皇帝喜欢敢做大事的臣子,如果他现在拒绝,将来无疑会被皇帝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