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黄昏之时(第2/5页)

听着有点像上辈子的电影下乡。

和马笑道:“原来如此,让偏远地区的国民能享受到最新的文化产品,文部省还真是干了件好事嘛。”

“是啊是啊,我不是因为神社属于文部省管辖才说他们的好话,他们真的做了不少事。”

这时候玉藻提醒道:“你不是要翻看那龟背牌吗?”

“哦对。”和马赶快戴上手套,把可能是证物的龟背牌翻了过来。

背面是奇怪的图案,和马总觉得这图案有点眼熟——他略一皱眉想起来了,好像是在手冢治虫的《三眼神童》里,男主写乐露出第三只眼的时候会召唤的那把长枪上就有类似的文字!

玉藻摇摇头:“这个文字不对啊,看起来是现代爱好者瞎搞出来的。”

和马顺势接上玉藻的话:“这个应该是照着写乐的枪上的‘古文字’弄的。”

“写乐……”玉藻歪了歪头,“呃,手冢治虫的漫画?”

“对。”

玉藻立刻露骨的表现出自己对这龟背牌的鄙夷:“太不专业了,作为灵异爱好者也失格了。不懂弥生时代的符号,可以照着中国的甲骨文弄啊,至少像回事,或者用北欧的鲁恩符文也好。”

“那啥,用鲁恩符文也太不伦不类了吧?”

和马吐槽道。

太田神主插进对话:“等等你们在说什么?这个符号是照着漫画上画的?”

“是啊,完全外行人制作的东西……”和马忽然停下来,“等一下,这个温泉街有卖漫画周刊吗?”

“有啊,便利店会进货,但是只有游客会买。”

和马用戴手套的手拿起这片伪造的龟背牌:“这样的话,这个就不是当地居民搞的了,而且三眼神童是偏少年向的漫画,喜欢读的是年轻人……”

1981年的日本,漫画覆盖全年龄人口,坐地铁什么的经常能看到人拿着漫画杂志阅读。

日本漫画产业针对不同年龄的人做了市场细分,给少年看的漫画一般都刊登在各种周刊上,所以这些周刊往往冠以《周刊少年XXX》的名字。

而给青年人看的漫画,则放在月刊和半月刊上。

两者之间泾渭分明。

少年向的漫画往往有着王道的热血系展开,强调热血友情和胜利,恋爱题材则基本是甜蜜青涩的美好青春童话,偶尔有点刑侦题材也一般是《柯南》这种对社会问题的反应浅尝辄止的。

但青年向漫画就完全不同,题材涵盖的范围异常的广泛,既有《岛耕作》系列这种给成年人看的职场热血剧,也有《怪物》《医龙》这种直击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作品,涉及到恋爱的题材也充满了各种成年人世界的元素:劈腿、婚外情等等。

少年向漫画之后一般会改编成动画,而青年向一般会改成真人剧或者真人电影。直到2010年这点才开始有所改变,少年向的浪客剑心也改了真人电影,而青年向的交响情人梦则有动画片。

然而现在是1981年,少年漫和青年漫依然泾渭分明。

西装革履的成年人拿一本《周刊少年XXXX》在公司看,会被上司批太幼稚长不大。

反过来一个小孩子如果拿着青年向的月刊或者半月刊,那也会被家长大骂。

所以,制作这个龟背牌的,很可能是站在还能光明正大的看周刊XXXX的年龄尾巴上的大学生。

和马把目光从龟背牌上抬起,看着太田神主:“除了去年明治大学幻想生物研究会的那群学生之外,最近几年这个地方还有什么年轻人团体来过吗?”

太田神主秒答:“还有你们啊。”

“除了我们。”

“那就没有了。年轻人肯定是更愿意去海边啊,去年我听渡边君说,很多大学同学都会去夏威夷度假。”

和马心想这不是废话么,能出得起明治大学学费的家庭,去个夏威夷度假多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