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第3/4页)

自是回前厅等待得好。

从管家口中得知,原来数年前听泉先生经过此地,曾顺手为赵家家主解决了一件难题,还将得来的药玉赠给了先天体弱的赵家大娘子,是赵家的大恩人,问其姓名,只道自己是李夫人。

管家热情洋溢,“一别经年,李夫人如今可安好?”

李承度道已病逝,管家沉默了下,看着他和扶姣不知想了什么,眼中怜惜更盛,“你们兄妹二人,受苦了。”

从这位管家身上,才能大致窥见赵家几代名门的风貌,而不是像赵四郎那般将轻浮作风雅,只会堕赵家名声。

大约是见扶姣和自家娘子年纪相近,管家自然而然生出慈爱之心,从外表观她气血不足,便着人特意上红枣茶,并问:“小娘子和兄长是路经怀中郡,还是准备长居此地?”

他问扶姣,自然由扶姣作答,“只是经过此地。”

“你们兄妹二人若无其他亲友,就此待在淮中郡也不错。郎主一直念着李夫人恩情,只恐无法报答,若能有幸得此机会,定高兴极了。赵家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在这儿还是小有名声的,照拂二位不在话下……”

管家念叨起来,也是很多话的,扶姣听着,唯独对他话中的称呼很感兴趣,看着李承度眨了眨眼,拉长了语调说话,“那我不能做决定,要看阿兄的意思。”

王六一口茶水险些没喷出来,小郡主这声阿兄,他听着怎么像主子的催命符似的。

李承度神色自若,“暂且还未定下。”

管家大呼正好,直对他们介绍起淮中郡的种种好处。

但凡上了些年纪的人,碰到喜爱的小辈,总忍不住唠叨几句。李承度以不变应万变,沉静的脸上很少有变化,而扶姣被引起了兴趣,就很愿意接管家的话,捧哏似的时不时“噢?”“这样啊”之类的答,二人对话起来,很是得宜。

管家欣慰道:“小娘子和善开朗,定能和我家娘子结交为友。”

王六愣愣听着,竟不知那四字是如何写了,忍不住偷偷觑一眼小郡主,依旧是双目盈笑的可爱模样,一点都看不出惯有的任性娇蛮。世人说女子皆有千面,果不欺他。

幸而未过多时,赵家郎主赵渚回了。

管家先上前介绍,言语中多添溢美之词,让赵渚对这故人之子有了三分好感,再一见他们兄妹的品貌,三分顿时变成七分,含笑道:“不愧是李夫人的一双儿女,乍然看来,真是珠玉生辉,我这陋室也随之添光啊,哈哈哈。不必拘束,既是李夫人之后,你们唤我一声赵伯伯就好。”

赵渚是爽朗的性格,言谈不拘小节,听李承度说要取李夫人留下的东西,二话不说当即着人去取,再问他们现居何处。

李承度道出客栈名字,赵渚讶异了下,“莫非就是昨日在城中豪掷五千两的……”

李承度似有不好意思,点头道:“小妹顽皮,一时兴起,倒在城中闹出笑话,连伯父也得知了。”

“女孩儿家么,就要娇惯些,没什么。既然你们在此地没有住处,不如到赵家来,过些日子就是上元节了,不管有什么事,先过完这个节再走不迟。”赵渚虽有些诧异他们的豪气,但也不以为意,五千两对他的身家来说实在不值一提。

“之前还未想好是去是留,恐怕得回客栈商议一番,才能给伯父答复。”

赵渚嗯了声,“不管去留,我都不勉强,但若能让我一尽地主之谊,自然更好。马上就到午时了,留下来用顿饭。”

作为家主,赵渚很有说一不二的风范,说完就吩咐管家备宴,不给人拒绝的机会,他们只能从善如流地应下。

“郎主,东西取来了。”有下人匆匆赶至,手捧的木盒长而窄,光看外形,里面像是一幅画卷。

可是据扶姣所知,听泉先生是从不作画的,也不擅画,不由好奇地凑去打量,握在手中端详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