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第2/3页)

转眼间,又跟到了厨房。

李承度这临时的住处很小,和扶姣平日所居相比,称得上逼仄。寝居里都要划作三份用,卧榻也作书房,由一方书柜隔开的是待客的小厅,也即扶姣她们刚才待的地方。

至于厨房,就更提不上宽敞。灶台占了大半,李承度在里面忙碌,扶姣连落脚的地方都没,只能站在外边观望。像条小尾巴,巴巴地凑在那儿,渥丹劝她去坐着也不听,一心一意守门。

好在这儿背风,捱着灶火的温度,算不上寒冷,站在门外也不至于难捱。

李承度取出了两根萝菔,洗洗切切,再舀了些面粉,预备和面。这样厨房里的小事,在他手下极有章程,萝菔片得规整,摆好,再对口快速切几刀,雪白水亮的丝儿就出现了。原来那双修长有力的手不止能上阵杀敌、挥笔作文,连庖厨都很轻易,且做得极为漂亮干脆。

船上时扶姣不曾看他下厨,这会儿第一次瞧见,双眼都不知不觉睁大了,一时专注。

煮面算不上复杂,从和面揉面到下水,李承度用了不超过一刻钟,配上一点萝菔之类的蔬菜,便有了简单的鲜香。

在这期间,他取出了一颗不知什么做的糖给扶姣,她本不想接的,却鬼使神差地被他喂进了口中,腮帮一侧鼓起,发现味道还不错。

吃着吃着,突然想起早晨的事,“你今天都没有给我做汤。”

李承度以为她终于开口要说什么,结果是控诉这事。

真真是孩子心性,腮畔泪痕才干,都没忘记算账。

李承度也很习惯,张口就是认错,道:“属下今早确实有心无力,就算应了恐怕也会失水准,便写了方子转交厨房,味道应该差不多。”

扶姣这时候其实已经不气了,只是想问出口而已,但不满还是要表达出的,“别人做的不好喝,我不喜欢。”

“郡主是不习惯张掖郡这边的口味吗?”

摇头,又点头,“这里所有的东西我都不习惯,都没有我熟悉的人。”

李承度道:“初入雍州,是需要一段时日去适应,至于人,相处一段时日就熟了。”

“那不一样。”扶姣轻轻蹙着眉,认真地说,“有些人相处十年也熟不了。”

譬如爹爹,她今夜突然觉得好像从没认识过他。被训斥的委屈是其次,更多是不解和茫然,爹爹那模样太陌生了。

想到这儿,先前只知呆呆看着李承度的思绪总算飘了回来。

她问李承度,“你认识我爹爹多久了?”

这个时间,李承度自己也需思索一番。如果算上李家出事之前,那他五岁时就已经和扶侯见过面了,那时扶侯和长公主才开始议亲,扶姣的影子都还没。

于是取了个折中的年数,“约莫十年。”

竟有这么久了,扶姣诧异,“那我怎么以前没见过你?”她还以为满打满算才五年呢。

“家父和侯爷结识得早。”李承度含糊带过,扶姣喔了声,阿父结识的人,她本就不认识多少。

再然后,就没了下文。

她没想好要用什么方式来问李承度,难道直接说,你知不知道我阿父也想造反?那样也太傻了。

凝眉思索的时候,视线依旧不受控制地飘过去,李承度五感敏锐,怎么可能没察觉。但因早就猜出她今日和扶侯闹矛盾的原因,便也不主动开口。

短暂的无声间,渥丹兴冲冲跑来,“我从隔壁借到了酱菜,待会儿正好能配面吃。”

说完才想起扶姣身份,金贵的小郡主不知能不能吃这种平民的小玩意,犹豫添了句,“郡主要么?”

渥丹是因着图一份生计,半途主动进府伺候人的,没签卖身契,也没怎么被教过要如何面对主子,和扶姣相处小心是有些,却不像其他人那样谨慎,这种轻松随意反倒更容易让扶姣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