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2/3页)

小娘子的心思,实在好懂得很,长随一听这问话就想笑,他想起自家小妹每逢负气时和自己搭话,约莫就是这个语气,透着股娇,还有点儿蛮,只她们自己察觉不出罢了。

“仅有一面之缘。”李承度提醒她,“还是在那场蹴鞠赛上。”

扶姣慢慢想起来,长喔一声,仍不满意,“一面算不得什么缘分,你记性倒好。”

她只小小嘟囔一句罢了,其实很相信李承度不会骗她,如果说有什么,那大概是无形中被对手压下一头的不快。她知道乔二眼下的确在魏郡,就在她大婚前几日出发的,当时还道是乔二见世子大婚而沮丧,跑到别处避开,听起来难道真是去游玩么?

扶姣忘性大,注意很快被旁的引走,这短暂的不快当然也烟消云散,李承度扶了扶幂篱,那脸上的胎记已然没了。

驶离西阕门约莫五六里的路程,李承度将它停在了灌木丛中,回看一路深深的轮印,带扶姣转身走了另一条小径,“城内追兵稍后便至,这车不能久留,只是要委屈郡主走些路,到澜河边与人会合便好。”

扶姣点点头,她穿的是平头靴,走一程路没什么问题,在车里颠久了确实不大舒服,见些风景还蛮高兴的。

包袱无需她拿,扶姣背着手连蹦带跳,将裙摆旋成了花伞。洛阳城中,凡世家女郎都必先学举手投足的规矩,坐立行卧皆有姿态,扶姣自然也学过,且学得非常用心,论仪态还没几个能比过她。但她玩心也重,若只有家人好友在场,便是怎么高兴怎么来。

眼下李承度显然也被她划分到了可信赖的熟人之列。

她歪过脑袋问那长随,“你叫什么?是哪里人氏?”

“小人是青州人氏,因兄长读书举家搬到洛阳,迄今有八年了,家中行六,郡主唤小人小六或六儿都行。”家人唤的六郎,在郡主这儿自然是不合适的,太亲昵,也显得冒犯了。

“小六?”扶姣语带疑惑,她身边都是精细人,连侍女的名字都诗情画意,相较起来这个称呼难免过于潦草,“那大名呢?”

长随不好意思道:“大名就叫王六。”

扶姣恍然,“那还是称你大名罢。”王六自然应是。

王六心思活泛,不似李承度沉默,见扶姣愿意与他搭话,对山林风景颇有兴致,便挑小娘子喜爱的话题说,从秋季漫山的野果到刷蜜的烤兔烤鱼,叫扶姣听得认真,一时对这种山野活动产生想往,“我们一路上也能有吗?”

她双眸灿若星子,含笑时仿佛柔软的风划过掌心,连鬓边溜出的那缕青丝都成了俏皮,王六一时怔住,耳根泛红地讷讷道:“得看路途状况,不知是要赶路躲追兵还是什么,具体得看都统拿主意。”

扶姣又看向李承度,他适时低眸与她对了眼,“路途总有机会,会让郡主如愿。”

“呀”扶姣小小欢呼一声,看李承度愈发顺眼了,深觉时隔三年他比以前进步不少,终于有那么点知她意的功夫了。虽说仍是平平淡淡,好像客气疏远的模样,可她又不需要和他交心,能体贴就够啦。

喜悦过后,靠着一时的新鲜感扶姣顺顺当当走了几里路,深秋时节落叶繁多,多变的天又微微泛起金光,层层铺在山路,地面映得若五颜六色的织锦地毯,踩上去亦是松软,与春日的葳蕤景象比又有一番风味。

渐渐的,她越走越慢,脚后跟微微泛疼,眉头也皱起来,“我走不动了。”

小娘子脚嫩,出行走不了几步都有马车护送,能凭好奇的精神走这程子路已经很了不起了,扶姣道:“李承度背我。”

她不是商量而是命令,蹬蹬走到李承度面前扯他腰带,示意他弯下身,早些时候他任她侍卫时,就没少这样做。

王六小心觑去,在他眼里都统是端坐帐中运筹帷幄的谋士,更是以一当十万夫莫开的将军人物,这种背人的活儿,要不还是他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