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陈蕴藉和黛玉亲自将贾敏送去十殿转轮王处轮回转世。

一路上,都是贾敏叮嘱黛玉,陈蕴藉和贾敏倒是没说过话。

踏上奈何桥前,贾敏遥遥看了陈蕴藉一眼,温柔浅笑,然后什么都没说,饮下孟婆汤后,上了奈何桥。

贾敏真的走了。

黛玉没有哭,但靠在陈蕴藉的怀里,很没精神。

“怎么了?”

黛玉怅然道,“很小的时候,我一直以为,父亲很爱母亲,所以不愿再续娶,可是后来,在陈家待久了,我才渐渐的意识到,父亲对母亲,只是喜欢,而非爱。”

像她和陈蕴藉这样,应该才叫爱吧?

其实活了一辈子,黛玉也没明白什么是爱。

可她觉得,即便她没有完全弄懂爱是什么,也该明白,父亲对母亲,不叫爱。

“爱这个字过于沉重,他怕是还承担不起。”陈蕴藉看着奈何桥,叹道。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贾敏,也是最后一次见她。

果然是人如其名,聪敏过人,温婉贤淑。

她从黛玉这里听说了她身故后发生的事情,神情一直很平静,没什么波动。

很显然,不管林如海在她死后是否续娶,她都不在意。

她对林如海有感情,但收放自如。

为了女儿的未来,她临终前曾经苦心劝林如海再娶,便是希望女儿能远离贾家,可她还是漏算了人心。

林如海不肯再续娶,或许有贾敏的原因,但绝不会是为了贾敏守身如玉。

因为贾敏在世的时候,他都有几房姬妾,等贾敏死了,反倒守身如玉?

这不是搞笑吗?

林如海确实疼爱黛玉,但远不如贾敏。

他是很传统的儒家士大夫,相夫教子在他的观念里,都是女子的义务。

因此贾敏一死,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即便再娶,也很难再有子嗣,还有政务等各方面的考量,将黛玉送去岳母家里教养,对林如海来说,是最简单的选择。

贾敏还没死的时候,就数次同黛玉说起过贾宝玉,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为厌恶读书,最喜欢在内帷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以致无人敢管。

衔玉而诞,顽劣异常,厌恶读书,喜欢在内帷厮混。

这就是贾敏对贾宝玉的评价。

不能说难听,可这个评价也着实不高。

贾敏还未出嫁的时候,是荣国公府最煊赫的时光,她通读诗书,才貌双全。贾代善在世时,数次惋叹贾敏投错了女儿身。

荣国公府小一辈的几个姑娘,加起来都比不上贾敏。

连黛玉都曾数次听贾敏提起过贾宝玉的顽劣,林如海作为枕边人,会不清楚吗?

显而易见,他是清楚的。

但对于男子而言,彼时贾宝玉尚且年幼,林如海或许觉得,贾宝玉只是年纪小不懂事,等再长大一些,就晓得好赖了。

这世道便是如此,对男儿宽纵,对女子严苛。

林如海很爱黛玉,但这份爱是有限度的。

不像陈蕴藉,掏心掏肺。

“我曾经以为,父亲不肯续娶,都是为了母亲。”黛玉黯然的道。

陈蕴藉咧咧嘴。

还真是小孩子,太单纯了吧?

林如海若当真对贾敏有这么深的感情,当年贾敏在世的时候,他就不会纳妾。

说到底,陈蕴藉当初的分析,条条在理。

林如海不续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认定了自己不可能再有儿子,因此便不再费心思续娶。

至于黛玉,横竖不是还有岳母家吗?

要说林如海将黛玉送去荣国公府,让贾家教养,就是林如海愚蠢。

那真是太偏颇了。

那已经是林如海能为黛玉找到的,最后一个容身之所。

若要将黛玉送去林家旁支,下场也不会很好。

也就是陈蕴藉横插一杠,否则哪里有后来这么多事?

说到底,黛玉一生顺遂都是有陈蕴藉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