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二更)(第2/3页)

“那当然……”邵宜年嘿嘿道,“还没完呢,文宣哥同那人说,有人托他找这个眉心带着胭脂痣的姑娘的家人,于是这人就告诉文宣哥,说姑苏阊门原先有个甄家,是当地的望族,当家老爷姓甄名费字士隐,从前也是做过官的,后来厌倦官场,就辞官归隐,本地就推了他家是望族。他和他妻子封氏年过半百才得了一个女儿,取名甄英莲,那眉心就带着一颗胭脂痣。”

一口气说了许多话,邵宜年喘了口气,然后喝茶润喉,又继续往下说,“哪知这甄英莲五岁那年元宵,被家奴带出去,竟连人带家奴都没了踪影,甄家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可祸不单行,同年三月,甄家隔壁的葫芦庙,起了大火,将甄家烧了个精光,甄家去田庄上住,又遇上盗贼抢田庄,只能变卖了田庄,带着妻子去投靠岳家,之后就没了音信。”

这些陈蕴藉都知道,不过在邵宜年这里,他应该是不知道的,所以陈蕴藉故作不知,“如此说来这香菱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可惜了……”

邵宜年也惋叹,“确实可惜了。”

“你奶兄如今在何处?”陈蕴藉问道。

邵宜年道,“文宣哥打听到甄士隐的岳家是大如州人士,便去了大如州,谁知这甄士隐在大如州也是个出名的人物,他在几年前就跟着一僧一道出家去了,竟连老妻都弃之不顾。那甄家夫人如今在娘家,日夜做针线贴补家用,可她爹还是日日抱怨。”

陈蕴藉默然,原着中提到过封家还算殷实,甄家投靠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家资都被岳父拿走,还要被整日嫌弃,也怪不得甄士隐会心生怨愤,之后出家,也是勘破红尘,什么也不顾了。

倒是那甄家娘子,着实可怜。

“文宣哥已经找到了甄家娘子,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大概过完年就能到京城。”邵宜年道。

陈蕴藉有些惊讶,“那甄家娘子还健在?”

甄士隐夫妻可是年过半百才得了甄英莲,那甄英莲今年也有十一二岁,甄夫人怕是得六十多了。

这在古代可是高龄了,经得起长途跋涉吗?

“哎,这甄家娘子还盼着丈夫女儿有寻到的一天,在娘家熬日子呢,好在她身边还有个婢女帮衬着,否则只怕早就被娘家折腾死了。”

邵宜年说着有些不忿,“怎么说也是亲生女儿,又不是在家里白吃白喝,那封氏的父亲,也着实刻薄。听说当年大如州有一位太爷到任,看上了甄娘子的婢女,要了去做妾。

可是给封氏的父亲百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了。饶是如此,这封氏的父亲,对其女儿还是日日抱怨她白吃白喝。”

“哦?甄娘子在她娘家整日做针线活,婢女自然也跟着,那太爷怎么会突然要了去做妾?”陈蕴藉故作不解。

邵宜年道,“听说……跟甄士隐是旧友,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哦?甄士隐的旧友,看上了甄士隐发妻的婢女?这……”陈蕴藉摇摇头,皱起眉,“这也太不讲究了些,可知当日在大如州赴任的太爷是谁?”

“文宣哥信中说,姓贾,名化,字时飞。”邵宜年回忆着道。

陈蕴藉‘惊讶’道,“居然是他?”

邵宜年闻言疑惑的看他,“你认得?”

“这个贾化,还有个号,叫雨村。认识的人,都唤他贾雨村。现任的应天府知府便是他,英莲这个案子,就是他判的。”陈蕴藉道。

邵宜年听了,顿时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这贾雨村到底知不知道甄英莲是他故友之女?”

“想必是知道的,甄英莲眉心的胭脂痣太出众了,只要听人说,哪里有想不起来的?”陈蕴藉叹道。

邵宜年顿时恶心极了,“这贾雨村竟还好意思自称甄士隐的旧友,无耻。”

“具体的,咱们也不清楚,想必甄士隐的夫人知道的多一些,等她到了京城,再细问吧。若那贾雨村真是这等忘恩负义之徒,那应天府的知府,他可没资格当。”陈蕴藉淡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