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关起门来才能说大逆不道的话(第4/5页)

所以,我可以估计,只要陛下还在雒阳、貌似中立没有被挟持,未来中原腹地无贼之区,诸侯说不定会故意引诱对方的郡县陷入黄巾贼乱,然后从黄巾贼手上夺过来,以避免‘汉臣互相攻伐,形同目无朝廷,招来其他汉臣共伐之’的窘境。

再看南方,南方腹地如今已经瓜分完毕,汉臣之间,同样只有用上述的借口阴夺友军之地。但是在南方边缘之地,依然有大量可以无需借口即攻灭的蛮夷。

孙策如今假借尚未清楚朝廷近况,装聋作哑,迅猛狂攻王朗,图的就是希望在朝廷安抚四方之前,造成王朗已灭的既定事实。

而后闽中之地多为山越叛乱、并无朝廷汉臣把守,则孙策可以继续往南兼并土地、繁衍控制人口。刘表所掌豫章郡,也与闽中接壤,也可渗透山越,日渐增强势力。

至于岭南士燮,原本不过两郡之地,而阿附李傕的伪交州刺史去年就被赵伏波将军斩杀。天子如今听信汉中王,若以天子明诏、礼法完备,另封交州牧,则士燮等交州各郡的太守,也只能名正言顺归附,甚至无需动兵。

所以,只要现状维持下去,对于位于天下四周、接壤反贼、蛮夷的诸侯来说,未来还有动兵扩大土地人口,发展势力的机会。而对于位于天下腹心的诸侯,如袁术、曹操,则是最不利的,因为他们只要被汉臣的身份束手束脚,他们就不能再随意发动战争开拓了。养兵少则担心周边诸侯侵吞,养兵多而无战,则徒费钱粮。

由此观之,在那些反贼、蛮夷被大汉诸侯吞并完之前,明公与汉中王、孙策三方,甚至包括辽东糜竺,是最不急于改变现状的。你们可以联手,各自往蛮夷之地扩张势力,把大汉声威往异域传播。一两年后,若是诸贼尽灭,到时候,你们才需要跟袁术、曹操一样急切,开始考虑是否要改变朝局现状。”

杨修这番话,说到这一步为止,都还是没有大逆不道的成分的,而且隐约点出了“曹操袁术甚至刘表,现在是一类人,而刘备袁绍孙策这些可以往边地发展的,是另一类人”。

这样,也是暗示袁绍,至少几年之内,他跟刘备是需要维护同一套天下运行法则逻辑的人,在这个阶段内,应该是盟友。

这些话,也是杨修出发之前,李素就跟他稍微分析过的,李素也点头了,认可这些话可以跟袁绍说,哪怕将来袁绍说“这事儿是刘备和李素跟我说的”,也不用怕承认。

同时,李素之所以默许杨修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他觉得这样跟袁绍说,对整个大汉是有好处的。因为在这段因为新法理形势导致无法对内内讧的时候,边地诸侯要继续扩大势力,就只能去打蛮夷,这对于“强汉削狄”是有好处的。

当然这种潜在盟友的暗示能持续多久、到了下一个阶段会如何,那就要继续分析了。

袁绍果然听得频频点头,忍不住追问:“那下一阶段呢?德祖,你倒是说说,边蛮与黄巾余孽尽数扫除之后,天下又该是谁与我为友?”

杨修智珠在握地说:“那就要看下一阶段,天下向何处去了。而且要看,目前阶段受害的袁术、曹操,或者刘表,谁会对现状最先不满、不甘心看着自己慢慢失血而其他边地诸侯慢慢壮大、最后不满到足以让他有胆子跳出来当出头鸟,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首先可以表现为‘忍不住以汉臣身份直接攻打其他汉臣夺取地盘’,然后被早就忍不住的其他诸侯找到借口群起而攻之、最后反而受害被瓜分其地。

更有甚者,还有一种愈发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就是再次残破司隶,把头重脚轻、强枝弱干的朝廷中枢给……”

天地良心,这些话绝对不是李素教杨修说的,完全是杨修仗着跟袁绍亲戚关系,想两头卖好立功,所以私下里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