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第5/5页)

文官方面,承认钟繇为右扶风,荀攸为大司马长史、法正为大司马主簿,鲁肃也给了杂号将军号“楼船将军”,继续领长沙太守。

还在蜀中的刘巴,被调为秩千石的大司农丞,也就是司农的副职,负责调度整个关中的救灾劝农与经济改革,是个得罪人的活儿。

种辑、许靖那些原本被董卓陷害放去益州当地方官的,也都放回朝廷中枢填坑。主要是这些人资历年限比较老,在董卓时期就可以实打实当两千石的郡守,现在回来哪怕给个九卿占个位置,也没人能说刘备乱用人、培植亲信排除异己。

当然也不是所有当初被朝廷排挤外放后回京的,都是吉祥物属性,也有实打实掌权或者地位清贵的——比如李素的岳父蔡邕,今年都六十一岁了,这个资历绝对够老。实授巴郡太守当地方官都当了五年了。当初何进一开始给他巴郡太守,都是为了“留为侍中”过个桥而已,没想到真的一当就是那么久。

既然是五年前就有资格当侍中的人,现在朝中公卿直接被杀空出来那么多缺,都换了两轮了,当初跟蔡邕同时期的王允都死那么久了,自然不会再有人质疑给蔡邕高位。

所以蔡邕直接挂名司空,成了三公。司空是三公里偏技术型内政的,大致相当于后来六部里的户、工,再加上分管一个九卿里的宗正。而司徒偏人事、太尉偏军事。

让蔡邕当司空,正好压住目前旧的、还活着的大司农和宗正,帮着刘备在雍凉同时推行救灾、水利建设和税制改革。

当然这些统统要等长安城攻下了,才举行实授的仪式。反正也没两天了,所以刘协的圣旨也是先打个提前量,默认刘备已经能板上钉钉拿下。

……

李素一行四月二十七日从弘农出发,二十八日过华阴,月底抵达长安。

李素回来的时候,长安城东南西三面的佯攻攻城战,果然都已经打了两三天了,李傕的守城兵力已经被充分吸引到了这三面。

刘备的佯攻演得非常逼真,属于那种“敌人只要敢露出破绽就能随时转为主攻”的将计就计,所以李傕根本无法避免捉襟见肘。

刘备看到李素也非常开心,置酒问了朝见始末、众将众臣封赏,非常满意。

刘备非常意气风发地拉着李素观战:“伯雅来的正好,且看孤数日之内便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