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5页)

可能今天调配出了颜色深一些的青花,明天天气不好、光线不够,那就要过两天再调配另一种。

这样林林总总的加起来,至少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补足缺失的釉料。

之前他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文物修复不是儿戏,必须慎重对待,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最好,不容许一丝马虎。

可是今天云舟的作色过程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青年只用了两个小时,还修复得如此之好!

邱老和叶馆长有一肚子的话要问,不过现在已经快一点了,先去吃饭。

**

高档餐厅的一楼,三人坐在靠窗的位子,盘子里人均100 的自助餐,种类丰富、食材新鲜。

邱老享受着美食,激动过后,内心多了几分忐忑。

经过今天的参观,他明白市博物馆和这个工作室的待遇差得太多太多。

无论是工作环境、设备、工具、材料还是伙食、服务等等,都无法与这里相提并论。

若是他早点过来,哪怕舍了这张老脸都不会提出那样的要求。

可是青年为什么会答应呢?

用餐结束后,邱老终于忍不住问出来,“小舟,你当时为什么会答应来博物馆当修复师?”

连旁边的叶馆长也将视线投了过来。

云舟浅笑着道:“博物馆很好啊,能够近距离接触平时只能在玻璃展台之外看到的珍贵文物,提升修复水平,同时为国家做一份贡献。

当然,今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开一间私人博物馆。”

这是他对于毕业后的规划。

毕竟随着修复瓷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多宝阁已经快要塞满了,这么多贵重的藏品放在家里也不安全,不如面向公众展出。

他自己的藏品数量不够,到时候可以问问杜爷爷,相信对方也是愿意的。

作为收藏家,谁不想将自己收藏的宝贝分享出去,让所有人都欣赏自己独一无二的藏品?

没有人不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像酒庄老板忍不住和朋友分享美酒,有了孩子的家长忍不住晒娃,外出旅游看到美景时忍不住发朋友圈,人之常情。

云舟也不例外。

他和冯大师花费无数心力、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汝窑天青釉洗修复,若是只有他一个人欣赏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可是他没有开设私人博物馆的经验,一切都要从长计议,去市博物馆除了修复文物之外,也是去学习的。

“私人博物馆?”

邱老没想到一位还未毕业的大学生会具有如此超前的思想,和叶栾对视一眼,“想法很好,我和叶馆长全力支持。”

这是他的心里话,能让大众有机会见识,总比自己收藏起来要好。

“不过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国家规定,开设私人博物馆的面积不得低于400平方、藏品总数不少于300件……”

这些条件中,最难达成的当属藏品数量。

别说300件,能收集到几十件藏品已经很不错了,有些收藏家看着满屋子藏品,实则真品没有几件。

能放在博物馆展出中自然是真品,可现在市场上95%都是赝品,上哪里找这么多真品。

而且这300件藏品中至少要有几件稀有物件,不然谁会过来参观?

想到这里,邱老不由得看了云舟一眼,300件藏品,这个年轻人该不会——

云舟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想法,笑着道:“邱爷爷,我现在还差得远,目前只是一个设想而已。”

邱老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在心里好笑,年轻人入古玩行才不到四年,怎么可能有这么多藏品?

能收集到几十件便是旁人一辈子都难以达成的成就了。

若是让他知道,现在云舟的藏品已经有180多件且70%以上都是精品,不知会作何感想。

见青年下午还要继续修复瓷器,邱老和叶馆长识趣的告辞,迫切希望对方明天便能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