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出动(第2/4页)

姬泱一笑而过,姬潇不是做帝王的料,可他外家很有野心。他外家若不克制,姬潇总有倒大霉的一日。不用他来动手,父皇头一个看不下去,姬澜也还在京中困着呢,过完年总该出来了。

他将姬潇的信往边上一放,又翻看了些京中好友的信,还有外祖与舅舅、表哥的信。外祖与舅舅都是颇为严肃之人,即便通信也是如此。

表哥便不同,与他说了许多京中有趣的事,说想来宜州见他,表哥还说,家中经过先前变故,都认为路家不宜再与皇室联姻。表哥说话很直,直说觉着他与三妹妹的性子其实也不是很相配,特地问问他的意思。

姬泱觉着他们这样想,那就再好不过了,天也暖了,挑个日子让母妃将婚约取消的事儿说明办妥就成了。

姬泱将信一一看过,最后是他母妃给他的信。

开头便问为何不让镜小宝去宫里玩,接着才说京里的事。

姬泱哭笑不得,却也骄傲,他家小鬼的确是人见人爱。

京中,开印后,天气回暖,皇帝的身子眼看着也有了些许回暖,开始亲自上朝。

上朝,头一件事便是处理年前雪灾一事。

其实每年都要下雪的,只是去年底这场雪下得也太大些,虽说天公不作美,总有官员不作为,死了许多人。皇帝十分不悦,去年死了一个儿子,其余的儿子也都拥有各自心思,他身子忽然败坏成那样,这些可都不是好兆头。

再连着死了这么多百姓,他这个年都没过好,陈太监站在他身畔,手中捧着那一份份报死亡人数的折子。

姬钦道:“给他们都瞧瞧。”

陈太监便走下台阶,将这些折子分给诸位大臣瞧。

大臣们全都跪在地上,老老实实地看,看了还不成,皇帝还要他们说感想。

感想,无非是臣等不力,地方官员不力等等之类的话。

皇帝又从陈太监手里抽来一本奏折,拿在手上,问:“为何宜州只死三人?!同样大的雪,同样的寒冬,这是为何?!”

一片沉默。

“陈学,你来说!”皇帝点名,这是礼部一位官员,年前便是他带队去的宜州。顾皙品阶太低,没资格来朝会。

陈学出列,将怀王殿下在宜州是如何出资筹建善堂,又是如何带领世家给百姓发放抗寒物品的,再与大家说一遍。

底下听得更为沉默。

他们能说什么?说这只不过在宜州一州执行,地方小,人也不多,花不了太多银子,自然好操作?说又不是各个州府都有怀王爷这样一尊大佛愿意拿出银子来办善事?说是那处运气好?

不想活了?乌纱帽不想要了?

可这的确是实情!

他们也想每州每府地建多多的善堂,严寒抗旱,炎日抗暑,银子呢,哪里来?领头的,担风险的,又有谁愿意主动站出来?

皇帝说:“朕知道,宜州到底只是一州,利于办成这样的事儿。只是在列的你们,仔细想想,怀王在宜州做成这样一件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众人低头。

“原因是他的一片善心,他心怀天下!他真心愿意为百姓办事儿!你们呢?!”

“臣知罪!”

“知罪知罪知罪!好好想想你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做不好,头上帽子全给朕摘了真正罪去!”

皇帝起身,直接走了,陈太监吊着嗓子喊:“退朝——”良久,众人才起身,相互也不敢多说话,纷纷退出去。走远了,才敢互相瞄几眼,个个心领神会,皇子们又要闹了,怀王爷的亲王爵估计快要回来了。

路贵妃给姬泱写来的信上也是这般说,路贵妃的信是年前写的,此时才收到。

她信中的大概意思是,你父皇知道你在宜州的事,很欣慰很兴奋,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母子都懂。

路贵妃说,京中又要热闹了,姬澜还被关着,怕是又要使坏心思,要他小心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