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说什么呢,我才上高一。”(第4/5页)

看这些书摆的位置,卓蕴觉得,这都是赵醒归看过的书。

她挑了一本小说坐回赵醒归身边,又拿了个青枣咔咔啃,同时看起了小说。

赵醒归转头看了她一眼,心也渐渐平静下来,认真背起了英语单词。

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了十几分钟,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赵醒归说:“请进。”

房门被打开,一个脑袋探进来:“哥……咦?”

卓蕴看着那个蹦进房里的女孩子,一时闹不明白,她自己发育较晚,到了初中才开始窜个子,小学毕业时身高只有1米5出头,所以才会和小两岁的卓蘅打成平手。

而面前的女孩已经很高了,看着比袁晓燕都要高,瘦瘦的,长着一张漂亮的小V脸,眼睛和赵醒归长得很像。

赵醒归给她们互相介绍:“卓老师,这是我妹妹赵相宜,小宜,这就是卓老师。”

赵相宜有点害羞,走到卓蕴面前想叫人:“卓……我可以叫你卓姐姐吗?你是我哥的老师,不是我的老师。”

赵醒归:“不礼貌。”

“没事儿。”卓蕴冲他摆摆手,“我听你哥叫你小宜,是哪个yi?”

赵相宜说:“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相宜’,我爸取的,我和我哥的名字都是用的古诗。”

“是吗?”卓蕴看向赵醒归,“你名字是用的哪句古诗啊?”

赵醒归一愣:“你没看到我的微信昵称?”

“看到了,那是古诗啊?”卓蕴瞪圆了眼睛,“我没去搜过,还以为是你自己编的呢。”

“的确是很冷门的诗,没什么人知道。”赵醒归冲他妹妹一抬下巴,“你背给卓老师听。”

“又是我?你是不是自己都不会背了?”赵相宜噘着嘴,开始背诗,“《江南曲》,宋,毛直方,津头闻别语,三载以为期。安得中山酒,醒日是归时。”

卓蕴:“啊……”

好像是很浅显易懂的诗句,也没什么特别隐晦的含义,就像古人吃个馒头、睡个午觉都会写首诗一样,这首诗大概就是诗人和朋友分别时随意写的,所以一点儿也没有名气。

不过,仔细一咂摸,“醒日是归时”,还挺好听的。

赵醒归,更好听了!

赵相宜不敢再打扰哥哥“上课”,蹦蹦跳跳地离开了房间,卓蕴回头看着房门,语气里带着羡慕:“你和你妹妹感情真好。”

赵醒归没听出来,说:“她还是个小孩子。”

卓蕴回过头来:“你自己也是个小孩子。”

赵醒归:“我不是,我快成年了。”

卓蕴失笑:“继续看书吧,赵小归同学。”

快四点时,赵醒归去上了个厕所,又用了近二十分钟,等他从卫生间出来,卓蕴已经收拾好了挎包,起身对他说:“小归,我该走了,今天其实就是来看看你,不算上课,等国庆后我再来。”

赵醒归忍着心中的不舍,抿抿唇,仰着头看她:“你要不要……在我家吃晚饭?”

“不用不用不用。”卓蕴还没这么心大,“没有道理的,我先回学校去了。”

赵醒归转动轮椅:“那我送你下去。”

赵伟伦、范玉华、赵相宜和苗叔都在一楼,因为潘姨放假,由苗叔在厨房准备晚餐,范玉华看到卓蕴就迎了过来,笑着喊她:“小卓,好久不见了。”

“范阿姨好。”卓蕴又向着沙发处的赵伟伦喊,“赵叔叔好。”

范玉华问:“你要走了?不留下吃饭吗?今天放假,学校食堂菜不多的,你和我们一起吃饭吧。”

卓蕴忙说:“不用了范阿姨,谢谢您,我室友还在呢,我答应了和她一起吃晚饭。”

范玉华就不勉强她了,赵醒归说:“卓老师,你跟我往后门走,我送你到院门口。”

卓蕴低头看着他,没再拒绝。

厨房边的后门修了一段“>”型无障碍坡道,非常平缓,两边都有栏杆,赵醒归转着轮椅下坡道,一路把卓蕴送到庭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