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奇怪的要求(第2/5页)

杜琪峰就更不必说了,《枪火》、《暗花》、《暗战》都是静态暴力的体现,特别是枪火之中的商场枪战,叫一个惊艳,然而太过追求静态会变成《华丽上班族》。

最后尔冬升,《新宿事件》、《旺角黑夜》、《癫佬正传》一系列写实反英雄主义的电影,评价虽说有些两极分化,但的确是针不戳,对社会边缘人的挖掘是很深,一旦想把这种挖掘带入到古装,就水土不服出现了《三少爷的剑》。

上述导演,风格也是各种各异了,可这些规律对楚舜是完全不用管,十一部电影除开西西里和天堂电影院找不到一点联系。

彼得·韦特导演的提问,瞬间吸引周围一众导演的目光,包括欧迪亚这个第一个在欧洲引进“随电影”这个词汇的人。

万众瞩目之下,楚舜内心一点也不虚,他前段时间看了国内外好多研究随电影的论文和报道,这不就跟作者“借鉴”本章说,众筹写书一样简单吗?

“彼得导演你太看重风格了。”楚舜道:“我决定要拍摄一个故事,是起源于灵感,然后开始完善这个灵感,在脑海中构思,这个灵感应当如何分镜,这个灵感应该如何运镜,它的整体美术风格是什么,我不会去想我的风格是什么。”

楚舜斩钉截铁道:“如果硬要说我作为导演的风格,我想是[配合灵感]。”

“系统这段话编得如何?我很感动,我自己都差点相信了。”楚舜在心中询问。

[一百分。]系统回答。

楚舜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众人若有所思,即使彼得·韦特导演感觉似乎这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下一秒也把这感觉扔掉,本尊都亲身说法了,再询问就有一点杠精了,他是想学习随电影,而不是来工地抬杠。

“我想起来了。”楚舜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时,一道灵光闪过,他老是觉得眼前的柯西导演,像一个人,但一时之间想不起,现在谈论起演员楚舜想到了,原来长得不是像地球上的某位导演,而是像阿尔·帕西诺,演过教父的那位演员。

“所以泰坦尼克号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才会区别这么大?”当所有导演都还在沉思刚才那番正确的废话时,兹勃开口了。

他道:“回忆三部曲中,只有泰坦尼克号的风格迥异,其余两部如出一辙,我想就是灵感来源不同。”

欧迪亚忍不住点头,的确是无论是切法卢还是锡拉库萨,都只是西西里岛的小镇,用秋日阳光,明媚中带着一丝冰冷的镜头语言拍摄很科学,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则是发生在大船上,再用这种风格来拍摄,肯定不科学。

彼得·韦特也觉得兹勃言之有理:“我想象不到用天堂电影院的风格来拍摄船上故事是什么样子。”

如果有机会的话,楚舜想着彼得导演已有八十多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机会看到《海上钢琴师》。

“而且最近瓦瓦还安排了一个计划。”楚舜道:“她请了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先生,会将我拍摄《美丽人生》的过程记录下来,到时纪录片公映,对于我执导的细节,应当会更清楚一些。”

弗拉、柯西、彼得等导演闻言心神一动,正所谓无图无真相,有视频是最好的。

“很期待新片和纪录片”、“用纪录片的方式的确最合适”、“从未想过,我有一天会如此期待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随电影①》还没有开始拍摄,就已经备受圈内人关注,准确来说这种技术向的纪录片本身就是拍摄给圈内人以及一小部分观众看的,很简单的例子《张艺谋和他的“影”》,有多少人知道这一部纪录片电影?基本上和罗伯特记下来要拍摄的差不多,记录了张艺谋拍摄《影》的全过程,从演员到的道具,都是全面展示,关于张艺谋影像风格的期刊论文,对这部纪录片的引用非常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