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杪秋(第2/4页)

楚珩低头静静跪着,叶见微上下仔细打量了几眼,没黑也没瘦,好像还长了两斤肉,心里对帝都的成见这才消了一些,冷冷地道:“起来。”

楚珩这才敢起身,走去叶见微身旁,又唤了声“师父”,问他身体。

叶见微哼了一声:“暂时还活着,没被你气死。”

楚珩顿时不敢说话了。

叶见微瞥向他,“去了一趟帝都,看上了个最不能带回家的,倒被别人拐走了!”

“……”楚珩默默。

提起这事叶见微气不打一处来,一手养大的儿子就这么赔到九重阙里去了,“早知道当初我就不该放你去钟平侯府,楚弘这个老……”叶见微咳了一声,当着孩子的面,还是将“王八蛋”三个字给强行咽了回去,又看了看楚珩,没好气地问:“……他对你好吗?”

这个“他”,一听就知道在说谁。

楚珩点点头,“师父,我真的喜欢他。”

叶见微肃着脸没说话。

楚珩轻轻拉了拉他袖子。

过了片刻,叶见微重新看向手中的书卷,冷声道:“只一条,喜欢也不能让自己受委屈。我养个儿子出来,不是去委曲求全的,日后他要是对你不好了,就回家来,有师父在,啊?”

楚珩“嗯”了一声。

叶见微神色稍霁,说完最重要的,转而再谈起了其他正事,“你信上说在蔚山出了点岔子?”

楚珩颔首。

今年六月初,皇帝率王侯百官驾临平京,往九韶行宫避暑,蔚山位处平京北郊,是九州最大的猎场。自宣熙六年齐王谋反被平息后,朝野动荡,内外事多,天子久不巡幸夏宫,这次是四年以来首回。七月流火,随后举办的蔚山秋狝更是九州阔别已久的盛事。

各大世家群英荟萃之际,中间却出了点小插曲。秋狝营地起了场不大不小的乱子——北山半夜起火,有刺客混了进来,还伤了人,事后影卫审问活口,竟隐隐地和漓山挂上了勾。

这明显是个套。

幸好北山那地儿离御帐还远着,行王刺驾够不上。事发时苏朗出去巡视,星珲也跟过去了,少主误打误撞对上刺客,亲手拿住了活口。再加上凌烨对楚珩的信任,这场乱子迅速料理干净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其中涉及到漓山的部分,也被秘密处理了。

但放在楚珩这里,这事却不能轻易翻过篇。

漓山少主叶星珲这次来帝都,据他自己说,是因为大胤国法,各世家主需遣一名年满十七的亲子入职武英殿,到了漓山叶氏这儿,叶见微膝下就他一个儿子,于是少主只好来了。

可旁人却不敢这么想。

——毕竟叶星珲刚入职武英殿没多久,就跟着苏朗去了趟宛州江锦城,将嫁去潋滟姜氏的清和长公主接了回来。

清和长公主可不是普通的皇室宗亲。

她是惠元皇贵妃的女儿,深得先帝疼爱。贵妃燕岚当年宠冠六宫,与现今的钟太后、当时的继后钟氏很不对付。燕贵妃膝下无皇子,为了跟继后钟氏打擂台,曾经还帮过失恃的太子凌烨。

后来贵妃薨逝,一年后先帝驾崩,少年太子即位,钟太后临朝称制掌理大权。她将清和长公主嫁去了宛州潋滟城,潋滟姜氏家风不正,早年间因嫡系私德败坏还被先帝降过爵。太后给公主选这门婚事,明显是为了报复从前跟自己不睦的燕贵妃。

如今时过境迁,风水转了一回,钟太后的儿子敬王早就离开了帝都,去往他的食邑江锦城。而在姜家备受怠慢的清和长公主却被迎了回来。

皇帝当然不会轻拿轻放。

这一年多以来,因为停行卷和宛州大族澹川颜氏的失势,皇帝恩威并施,挑了几个当初跟在颜氏屁股后头的小家族教训,也抬举了一些及时归正的世家,并借此往宛州关键处安排了一些人手,一点点地渗透势力。皇帝有了动作,有些人就坐不住了,毕竟江锦城也在宛州。潋滟姜氏不仅是土生土长的宛州著族,暗地里也早跟敬王有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