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平衡(第2/4页)

出头椽先烂,停行卷之事上还摸不清皇帝心思,这些世家就瞻前顾后不愿领头,只想跟在后面壮势,怕的就是皇帝事后“擒贼先擒王”。

换到选秀纳妃上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不管出于什么,皇帝现在摆明了,还没有那份开后宫的心。这时候按头逼着他纳,且不说后来的,反正对第一个入宫的沈黛未必是好事。沈家是有实力能保沈黛平安,可陛下要是再纳个萧家的姑娘跟你打擂台,有苦都说不出了。到时候在后宫里得宠失宠、有子无子,那就真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了。

沈英柏眉心微拧,想了想,谨慎道:“萧侯上月离京去宜崇,算算日子,他回来的时候会试刚好开始,行卷是停是立,差不多也有公断了。”

“来去都这样巧,难保不是知道了什么风声,萧温琮是摆明了不想掺和。”沈文德敲了敲圈椅扶手,思索道,“还有颖国公苏阙,督抚西北,他人虽然走了,苏家旁支听见停行卷的消息却一点不乱,恐怕颖国公动身前就安排过了。这么看来,陛下是早有这个心了。”

沈英柏点了点头:“那父亲的意思是?”

沈文德忖度半晌,沉声道:“沈家往上数连出过三代帝师,桃李遍及靖庆越三州,享誉士林,停行卷虽然伤,但还不至于像旁人一样折胳膊断腿,依我看,并非决然不行。”

沈英柏心里一动。

又听他话锋一转,淡淡道:“但这天底下没有白得的好处,你妹妹的事,我知道里头有那个楚珩的影子。”

提及这个名字,沈文德眼神暗了暗,冷意一闪而过:“你母亲说,实在不行……”

话到嘴边,沈文德又忽然想起了什么,喉头滚了滚,咽下那个不祥的字眼,转而“咳”了一声,道:“沈家也不想闹得太难看,这样吧,待御前侍墨出宫,你就邀他见一面,将里头的利害讲明,且看看他怎么说。若是不成……”

“父亲!”沈英柏皱起了眉,脸色凝重地打断,“您别忘了,他是楚家人,更是漓山人。穆夫人离开前,曾跟母亲说过一句话,东都境主叶见微最是护短,您不会觉得这只是随口一提吧?”

“……不成再议。”沈文德说。

*

初十,沈英柏一句话果然邀到了转身的楚珩。马车驶进内城,在一处茶经楼前停下,楚珩跟着沈英柏上了坊楼顶层,观景台早早清了场,四面开阔,一览无余,确实是说话的地方。

楚珩扫了一眼边上的屏风,玄关后是一间供贵客稍歇的小厢房,他眉梢动了动,没有说话。

沈英柏请他入座,亲手执壶斟茶奉了过去,道:“今春的鹤山玉芽,不是什么名贵的好茶,但好在嫩,楚侍墨将就着尝一尝。”

楚珩神情淡淡的,捧起杯子道:“堰鹤城的鹤山玉芽,乃是庆州一绝,名满天下,沈世子过谦了。”

沈英柏微微牵了牵唇,没有应声。

楚珩浅尝了一口放下杯子,抬眸看向他:“世子邀我来,应该不是只为着请我喝茶吧?”

沈英柏倒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道:“陛下想停行卷。”

——他们在这里说话的时辰,宣政殿正在开大朝会,这件事此刻应该已经有论断了。

楚珩没有否认。

沈英柏继续道:“行卷一停,各大世家的旁支亲脉要想入仕,就不像现在这样容易了,管你是谁的亲戚,不实打实地苦读十年,真没胆子下场去考。沈家也有不少旁系亲朋,这些天没少上门来求,想了想,停卷确实有许多不利之处。”

楚珩未语,等着他将话说完。

沈英柏也不卖关子,话锋一转又道:“楚侍墨应该听说过吧,士林中有‘南韩北沈’之说,来日停了行卷,各州学子势必要将重心从‘拜山头’转到‘拜名师’上。说句不客气的话,堰鹤沈氏连出过三代太傅,本就是西洲文坛名家,拜师首选,若这样看,停行卷似乎也没有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