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分厂加合作加5.1w营养液加更^^……(第3/5页)

沙溪扣肉快快大小一致,厚薄均匀,颜色红亮,香味好像能透过包装溢出来。

虽然还没到饭点,但是赵国庆不由吞了吞口水。

洛淮安见他这副模样,猜到他的想法,想了想说:“你尝尝我们食品厂的新品吧。”

赵国庆见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拒绝道:“这不太好吧。”

洛淮安说:“没事,就当对我们食品厂做个评估。”

赵国庆只好半推半就地接过来。

其他工作人员虽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好奇,但是眼神时不时往赵国庆看,眉眼之间带着艳羡。

洛淮安见这些工作人员对山海牌如此好奇,于是将自己带来的鲜食饭分给在场的人。十多个招商局的工作人员都拿到了自己的鲜食饭。

赵国庆见到沙溪扣肉饭的第一想法是——他想将这份饭带给自己的老婆,这样他的老婆就能吃到山海牌的东西了。

但是沙溪扣肉看上去油光发亮,简直是活色生香,让他根本不舍得将沙溪扣肉推出去。

赵国庆安慰自己,反正以后等山海食品厂在本地开分厂,到时候买东西就方便多了,他可以以后再给老婆买。

他于是将沙溪扣肉饭放到休息室的微波炉中加热。数十秒的加热,让沙溪扣肉饭里里外外变熟。

肉是国人餐桌上永恒的主题。扣肉顾名思义,是要将做好的肉放放在圆形碗里,反扣在盘中。碗里的扣肉像小山一样隆起,极其挑逗看客的感官。

相传在南宋时期,当时宋帝逃难来到中山,村民将自己养的猪肉宴请士兵。士兵见猪肉又大又肥不敢动筷子,将军灵机一动,用抗金元帅岳飞的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形容大块猪肉说这块肉就是元兵敌寇的肉,众人便大快朵颐。随后名称渐渐从寇肉变为扣肉。

扣肉风靡南北,制作过程相似,不过总是有和地域相符合的巧思,比如广东有梅菜扣肉,浙江有梅干菜扣肉,广西有芋头扣肉,北方有腐乳扣肉,四川有甜烧白。

沙溪扣肉就是当地人民的巧思而造就的美食堂采用一种特殊的香料,名字叫做沙溪蒌叶。如果不加这种香料,那么就不是正宗的沙溪扣肉。沙溪扣肉是广东中山沙溪镇的传统名菜,虽然没有梅干菜扣肉那样出名,但是味道让人惊艳,当地居民称沙溪扣肉为“菜王”。

赵国庆撕开包装之后,迫不及待地落下筷子。

沙溪扣肉并不全是肉,而是用双飞刀法切肉,两块肉底部相连,中间夹上粉糯的荔浦芋头。

赵国庆感觉这种吃法有点像三明治,觉得非常稀奇,试探性地夹起扣肉加芋头加扣肉的组合,飞快送进嘴里。

赵国庆是个不折不扣的肉食者,扣肉塞满口腔,香浓的油脂和厚实的肉质碾过舌尖、直击味蕾。

沙溪扣肉入口的第一感觉是:嫩。

赵国庆一口嚼下去,五花肉的肥肉和瘦肉瞬间弹开成两半,渗出热气腾腾的肉汁。

浓重的肉香味直接在唇齿之间炸裂。

紧接着的第二感觉是:滑。

软糯微甜的芋泥为五花肉增添了别样的口感,让五花肉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衬出了五花肉的细腻和丰腴。

瘦肉的地方嫩而不柴,肥肉的地方香而不腻。

细细咀嚼,五花肉在嘴中爆发出醇香的味道,越嚼越是香浓。吞下去之后,沙溪扣肉的香味还弥漫在唇齿之间,回味绵长。

赵国庆忍不住连扒了两口饭,才停下来。

赵国庆虽然不是美食家,也对品鉴美食没什么了解,但只根据自己的经验,他就深深地明白,这份沙溪扣肉太好吃了!

赵国庆并不喜欢吃肥肉,只喜欢吃瘦肉,但是在试过一口,居然爱上了肥肉。

他自己做的扣肉瘦肉没这么嫩,肥肉没这么香。和这份沙溪扣肉饭相比,他感觉自己之前做的扣肉都是在浪费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