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4/5页)

李青文嘴上说着“不会的”,看向江家和的眼神却充满了期待。

江家和气的够呛,不看江淙,只跟李青文道:“不管仔儿做啥,大伯都不会怪你。”

这便是不情愿的让步了。

江淙道:“那我和仔儿都谢谢爹。”

想到儿子就要走了,不知道下次啥时候才能回来,江家和到嘴边的骂人的话又咽了回去。

李青文要走了,江家的房子也晾晒好了,东西重新又搬了回去,给李青文和江淙特意留了单独的房间。

新家宽阔整洁,大人孩子都满脸笑容,但送行的那一日,依旧哭的不像样子。

来的时候只有江淙和李青文,走的时候可不单他们俩,还有齐敏和马永江等人,他们是要跟着江淙回边城的,也要一起出发。

离开洪州那一日,送行的人很多,女眷们不知道洒下了多少眼泪,李青文劝说的嗓子冒烟,衣服都被打湿了。

江家和到底也没硬下心来,抓着李青文的手,小声的说了两句。

李青文眉眼瞬间舒展,连连点头。

各家各户都给李青文拿了东西,吃的喝的用的,啥东西都有,其中竟然还有几个竹子编的绿色的蝈蝈,因为挺好看的,李青文准备拿回去给苏元宝,仔细的放了起来。

众人在岔路口,纷纷下马,冲着家里的长辈磕头道别,然后踏上了路。

这样的天气,吃的不禁放,他们十几个人吃个不停,但还是有不少馊了,只能忍痛扔掉。

当然,这种事情以后还不能跟家里的人说,要不一个个勤俭持家的,听说了又得心疼。

往北走时,没有来时那么顺利,他们路上还碰到了逃难的人,听说东边蕲州突发瘟疫,不少人都四处乱逃。

逃难的人并没有谁亲眼看到过死人,只是听到谣言就跑了,蕲州离他们这里很远,齐敏等人倒是不担心什么。

李青文却莫名的有些心神不宁,但仔细想想,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般。

即便离的远,但世人谈瘟色变,他们还是换了路往北走,之后就再也没有碰到过逃难的人。

不走水路,经过的地方有很多村庄,马永江他们发觉,许多地方都挖了粪坑。

人和家里养的活物的屎尿都在粪坑里面,混杂在一起,下个雨,太阳一晒,那味道,简直是太臭了。

一问才知道,这是官府让每家农户挖的,还发鸡仔,鼓励百姓养猪和家禽,搜集粪便,放在粪坑里沤肥,另外还教他们熟粪完,再把粪给一遍遍的拍碎成粉末。

种田前,细碎的粪被拉到地里,一小堆,一小堆,待到开始种地时,撒完籽,单独一个人用簸箕铲粪堆,然后把粪一点点的撒到垄沟里面……

马永江听说过,顶着大太阳打了个寒噤,“这、这太也恶心了。”

农户们却不嫌脏和臭,咧着嘴笑道:“听说这样弄,一年增产不少,真要这样,干啥都值了。”

只有发了财的人才有银子买地,大多数百姓一直伺候家里的田,只要能多打粮食,屎尿啥的一样当成宝贝。

也不是只有他们这里这样,别的县也在弄,好像是朝廷下发的命令。

在农舍歇息时,李青文同这里的老农一起说粪肥和种地的事情,那些老农先是很吃惊,因为李青文这模样一看就不是做这种粗活的,后来听他说的头头是道,便开始稀罕了,招呼周边的大家伙一起说话。

李青文特意看了他们这里的土,是大梁最多也是最普通的黄土,跟老农们说,啥时候该往粪坑里拉几车土填进去更好些。

见李青文对这个如此上心,马永江撇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那些狗官天天瞎折腾,他们动动嘴巴,吃苦受累的还是老百姓。”

李青文道:“这样是管用的,给马儿吃草,它才能跑,种地也一样,一直要给地上粪,这样长庄稼才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