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啥事也没干(第2/2页)

至于其他人,听于不听,无所谓,逼迫蒋中正写几个亲笔信,在前线投放,让中央军退兵,周小山还真不相信中央军敢跟着何应钦一起进攻西安。

就凭借蒋某人那个小心眼,干脆先关他半年,磨一磨他的暴脾气,哪怕局面恶化被迫放人,好歹先把恶气出了。

还跟着飞机去南京,送货上门去让人家报复,傻啊,这不是飞进铁锅里的笨大鹅,让人家靠吗?

都不知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前几天还号召各界捐飞机庆祝蒋介石五十大寿的何应钦正大明光的派兵进攻潼关,美其名曰,营救委座。

通电指责一下何应钦,给他扣上一顶背叛领袖的不忠帽子。

再鼓吹一下他巴不得委座死。

至少要把水搅浑。

看他逍遥自在的,啥事都敢投机。

都不知道他是跟宋家人说自己唱黑脸还是真的反蒋,反正连韩复榘都被老蒋咔嚓了,他倒是没事,好像抗战末期,跟老蒋有了隔阂,再也弥补不回来,老蒋才没有重用这混账。

其实西安事变跟四川也没有太大关系,就算老蒋嘴里同意一致抗日,照旧想着变着花样裁撤川军。

刘湘本来这次站队,就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加上周小山这混蛋有意引导。

刚到重庆就化解了冯天魁跟贺国光的矛盾。

周小山抽空回了一趟永州,把高凤翔,尹昌衡,卓敏之夫妇一起送回去,还跟着大量犹太人,技师家属,设备一起回去的。

大量的设备,原料抵达永州,虽然也出了一些小乱子,一个专门抽调一个团的士兵帮忙,看着沈虹安排的非常妥当,机器到了就开始调试,运转,一切都有条不紊,他心里落下好大一块石头。

那些犹太的投资者也很满意,唯一不满的就是周小山不愿意把给未来迁川工厂的那些个竣工的厂房,临时租给他们。

一边看着报纸上的热闹,一边敦促生产。

还顺便调戏下没过门小媳妇。

临到二十号了,西安事变快解决了,这孙子才又回重庆去装孙子去了。

重庆行营跟康泽,不再死盯着六十六师,就是参与这次事件最大的胜利。

离开重庆前,周小山还给贺国光提交了一个六十六师军官前往全国各地的地形勘察培训计划,贺国光顺手就批复了,提出的条件是借着他的婚礼,跟康泽去参观六十六师在永州的械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