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陈家(第2/2页)

这次尴尬的不是陈敬方了,是川军特务营一帮兄弟。

周小山才不管,他只认定一个道理,要是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们。

“陈夫人,我们师座是冯天魁,这几天国民政府的报纸,都在编排他。”

陈敬方强忍住笑脸,看着自己老婆脸色阴沉下来,连忙帮周小山化解。

“凤翔,你也知道,国民政府玩弄政治那种东西有多脏,就凭借他们能来平津,拉拢实业和学校去永州设立分校,免税,免费提供人力,冯师长就不是报纸上编排的那种人品,再说周小山也是大学生从军的和我们儿子一见如故,送我们三套百战军的玻璃器。你要不要去看看。”

“嗨,这是个什么样的政府啊,活活把好人往荒唐里逼。”

高风翔其实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她是北平大学的教授,对于学生,是出于内心的爱护。

她也发现刚才发火有些不对,但是并不后悔,仍然坚持齐俊这么好成绩的学生,不应该去当兵。

既然赞同丈夫搬迁重庆,脾气虽然直爽,到底也是有一些见识的,连忙招呼周小山一行坐下。

“凤翔,你也知道,我们做买卖,难免和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有多坏,贪心有多大,商场上见多了,天津八大棉纺厂,活活被他们用下三滥的手段强买了六家,最后两家也他们也没有放弃收购,赵先生昨天还在跟我商量退路!”

“耳朵都听起茧子了,我也听说过蒋百里先生关于中日必有一战的说法,日军咄咄逼人,现在又在打华北的注意,我就怕狗屁的国民政府,还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裹脚布,把华北当成了第二个东北。”

晚餐还是很愉快的。

周小山跟后世招商专员一样,详细介绍了一二四旅水泥厂的情况,关于预备学校的建设,连水泥,砖瓦,都不用陈敬方掏钱,他和冯师长都认为,这些个临时的学校,能让后人见证这段历史,不能草率。

每个学校应该精心设计,而且必需要有大量钢筋混凝土的防空洞。

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的保证学生的安全。

周小山详细介绍了永州的民生,人口,风物特产的好多情况,还让他们开了几罐水果罐头。

两口子听说,龙溪上游,有很长一段石灰岩山峡地质的峡谷,当即认为,永州是个非常美的地方,哪里的水一定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