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小杜退休(第3/6页)

程时序想到小美在首都上学,“有可能。”

小美问:“你家哪儿的?”

程时序下意识说:“首都。”

小美噎住。

老王局长乐了:“人家当然知道你是首都人。小美的意思首都哪儿。”

“西城区。”

老杜的眉梢一挑,看来这小子家境不错。

小美道:“那肯定在首都。我们家也在那边。”

“不是这儿?”程时序糊涂了。

小美:“我爹在这边工作。他老家滨海的。不过滨海没我们房子。因为我工作单位在首都,等他们退休了就去首都。”

杜春分赶紧说:“不一定。”

小美没懂:“不一定什么意思啊?”

老杜道:“这边挺好,没有冬天,夏天也没比首都热,一年四季有新鲜的海鲜和水果。在这儿养老也不错。”

“我怎么办?”小美下意识问。

杜春分道:“你已经是成年人,会自己照顾自己。还指望我去首都给你做饭?别想了。我给人家做饭是为了赚钱。有了钱我天天下馆子让人家做给我吃。”

程时序笑了。

小美的母亲比他母亲有趣。

“你很高兴?”小美忍不住瞪他。

杜春分:“怎么说话呢?你这么大了跟没断奶一样还不许人家笑?”

程时序听到她的形容又想笑。

有这样的母亲邵小美一定很幸福。

程时序有点羡慕她了。

他的母亲也不知道是工作原因,还是性格使然,一点小事也会摆出一堆道理。开不得玩笑,更不会说有了钱天天下馆子。

他母亲看到天天下馆子的人只会说男人家不务正业,女人不会过日子不贤惠,连饭都不会做。

也就是在教育部门工作,却没有当过一天老师,更不是做妇女工作,否则她能跟上面解放妇女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程时序第一次知道结婚等于娶老婆的时候就暗暗发誓,决不能找他母亲那样的。也不能找他母亲喜欢的,因为她喜欢的一定跟她一样。

程时序不禁庆幸他坚持下来,年前没有回去相亲。

“杜姨,我该回去了。”程时序真不想开口,可是他工作还没做完。

老杜想到秘书的工作细而繁琐,道:“你们路上小心点。对了,你俩这是……”

老王也想起来了,“小程,你们怎么想的?”

小美道:“先了解了解。”

程时序也想起一件事:“我把办公室号码写给你吧。”

“行。先写菜单上吧。”小美说着就带他去收银台,都没问一下三位长辈。

三人相视一眼,有门!

老王局长高兴,老杜也高兴。小杜更高兴,这个满肚子心眼的闺女可算踏实下来。

平平说她不想结婚杜春分都不担心,她工作环境简单,有国法纪委盯着她不敢乱来。

甜儿在国企,也不敢瞎折腾。

安安的工作环境简单,身边还有陈鑫盯着她。

四个闺女只有小美一个不稳定,接触的人什么样的都有,很容易学坏。

她要是有了家庭,另一半还是体制内的人,为了这个家和她爱人也会克制一些。

然而杜春分放心太早。

两年,整整两年小美也没定下来。

话说回来,小龙虾是平价食材,一份够一家三口吃两顿。她后续又做的酸汤鱼,一锅一条两三斤重的鱼,买回去鱼肉吃了还可以在汤里加蔬菜,足够一家五口吃一两顿。

普通工人都买得起。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懒得烧饭,小龙虾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天冷了,好吃的小龙虾少了,酸汤鱼上来,以至于“小杜的店”一直红红火火。

八七年开春,杜春分所在的那条街一下出来四家卖小龙虾的。

万夫人紧张的不行,杜春分一点不意外,没有因为他们压价而跟着降价,还在另一条街上弄了家新店。

新店装修期间,老店靠着老主顾撑了一个月,客人就回来了。因为吃的这东西骗的了一次两次,骗不了三次四次。再说了,小龙虾本身就便宜,他们亏本卖也便宜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