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十八岁(第2/4页)

而新兵连的学员,因为还没进行宣誓,严格来说还不是军人。

这意味着,这其中很有可能会有不服管的刺头,或者像去年的蔡晓清那样的人,这对于班长来说,都是管理上的挑战。

叶老师见她这么快就明白了,心里非常高兴,还建议她回想一下,重锋平时是怎么带兵的。

李潇潇带新兵其实非常有优势:很多新兵在参军前看过新话剧,所以对“李潇潇”这个名字非常熟悉,甚至有的人看过她亲自表演的场次,是她的剧迷。

但他们还不清楚她身为军人时是怎么样的,加上崇拜心理,她管理起来也比较好下手。

正是因为新兵一开始不了解她,所以她从一开始严格,就比较容易树立威信,方便她刚柔并济。

用去年的方法,帮新兵计算分数,让新兵知道要扬长避短。

大半个月下来,李潇潇适应良好,自己班的新兵还算听话,虽然也出现过跟其他班的新兵有矛盾,但她也及时处理好了。

新兵连中的小摩擦并不是常见的事情,毕竟这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是能参军留在部队中,不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还能为国效命,也能给家里省口粮,所以大家都拼命训练,希望能通过考核,顺利留在军中。

李潇潇负责的班里一共十名女兵,来自各个军中,只有一名是文工团的,偏偏还这位文工团的新人体能是个大问题。

除了这名文工团新人之外,还有来自军区医院、通讯的新人,因为岗位的日常工作对体能要求并不高,所以她们听从家里安排,进来后才发现新兵连不是一般的难。

原本这三位都做好被淘汰的心理了,结果第一次阶段考核后,发现自己居然奇迹般地通过了,差点抱着李潇潇哭了起来。

原来,李潇潇用的是自己去年的方法,把她们的所有项目得分情况都记录下来,扬长避短,加加减减,给她们都定了计划,所以尽管她们有的项目看起来很拉跨,但最后综合分却是足够通过的。

自此之后,李潇潇的新兵们对她更加崇拜了,尤其是听说她去年新兵成绩前十,都打心底里听她的话。

每天五点半收操之后,她的新兵们都自觉留下来加操,那三位吊车尾的也一改丧的状态,变得冲劲十足。

操场上到处都是加训的人,呐喊声此起彼伏,李潇潇拿着写字板,上面正是她给新兵们计算的项目成绩。

几个姑娘都在做仰卧起坐,副班长在旁边数数,数完后报给李潇潇。

李潇潇抬起左手,另一只手握着铅笔,用铅笔头点了点手肘:“有两个动作不是很标准,手肘要点到膝盖。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标准的,不然浪费力气。”

那新兵马上回应:“是,班长!”

李潇潇点点头:“行,下一个。”

刚才她提醒过一下之后,后面的新兵都注意了动作的标准型,不再一味追求速度了。

李潇潇是一个追求效率的人,她并不觉得每日每夜的操练是提升的秘诀,去年别人连午休时间都不放过时,她就是唯一一个回宿舍睡觉的人。

状态跟不上大部队,确实需要加练,但也要量力而为,不能影响到第二天的训练,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其他连排还在训练,李潇潇已经喊停了,召集人员来总结,说出每个人的强弱项加训效果,逐个给出建议,补不上去的就少花点时间,在有上升空间的项目多下功夫等等。

她的新兵们一开始见自己是全场最早解散,心里还有点不安,但后来发现自己的成绩在逐渐上升,也就放心大胆地“早退”了。

李潇潇收起写字板,大手一挥:“收队,吃饭。”

众人欢呼一声,正要簇拥着李潇潇往前走,李潇潇就被喊住了——

“李潇潇,你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