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2/3页)

算了,看在两个人都这么惨的份上,就先不打架了吧。

项羽好奇地看向座中年纪最小的霍去病。

比他死得还早的名将,这可真稀奇。

虽说行军打仗容易出意外,可很多人在霍去病这个年纪死在沙场上往往不可能功成名就。这个小年轻,瞧着比旁边的孙策还要小许多岁!

吴普见大伙对霍去病挺好奇,就把他和卫青这舅甥俩介绍了一下,比起卫青起于微末,霍去病就是从小意气风发长大的,再加自身上天赋又高,那更是一飞冲天,经常和卫青一起打得匈奴哭爹喊娘。

他响当当的名言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李牧听了这话,击掌喝彩:“说得好!”他看向霍去病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李牧,战国名将,赵国人,赵国毗邻北方大草原,匈奴经常过来骚扰,李牧常年追着匈奴殴打,打得匈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解决了这心头大患,李牧又被安排去西线追着秦兵殴打,逼得秦国砸下重金使用反间计把他换走……

对于同样喜欢追着匈奴殴打的霍去病和卫青舅甥俩,李牧自然是十分欣赏的。

与此同时,东汉末年两组老熟人还在叙旧。

“二哥!”

“三弟!”

瞧见两个人都和最后一次见面时相差无几,关羽叹着气说:“定是哥哥害了三弟!”他一个大意为人所害,大哥与三弟肯定不会就此干休,必然会为他报仇。

张飞说道:“与二哥无关,是我自己疏忽大意。”他就是吴普重点告诫的那种人了,他对手底下的兵非常苛刻,动不动就打杀士兵,闲着没事还爱抽他们几鞭子。他领兵去给关羽报仇的时候被几个怀恨在心士兵杀害,拿着他的首级去向孙权邀赏!

看来,确实不能对手底下的兵打骂太过!

相比关羽张飞两人的对坐叹息,孙策与周瑜则是拉着对方左瞧右瞧,觉得新奇又感慨。

孙策说道:“当年你我可是同岁,如今你瞧着却是比我大上好几岁了。”他算算岁数,又觉得也没差多少岁,不由关切地问,“你怎地也才三十出头就没了?我死后这些年江东可好?”

周瑜想想分别后这将近十年发生的事,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笑着说:“挺好的。”

是挺好的,他们一边据守江左,一边力抗曹军,到他死时也没落了下风,甚至还在赤壁大败曹师。

虽说在孙权手底下做事总不如跟着少年好友干来得轻松自在,但他也算是江东能说得上话的人,若非因病去世,说不准他已经在进军益州去了!

周瑜挑拣着比较有意思的几次战事与孙策分享。

孙策听了周瑜意气风发大败曹操的事,只觉自己仿佛也在场看着似的,拍着周瑜肩膀说道:“干得不错,就该把他们打到不敢再打江东主意!”

李靖和郭子仪虽不认识,但也都是唐朝名将。

唐朝对将领的待遇显然很不错,他俩都活到了八十岁左右,算是在座之中年代最晚、岁数却最大的。

他们也相互自我介绍了一下,聊起了大唐后来的事,得知李隆基时期闹出了安史之乱,以至于大唐开始走下坡路,郭子仪一把年纪了还要辛辛苦苦从各方敌军手里捞回国都长安,李靖不由叹了口气。

“真是难为你了。”

李靖颇为感慨。

他们这些开国将领打下了江山,虽没妄想着分一杯羹,却也不希望看着它早早败落。在那种危急存亡的时期,能有郭子仪这样的能将出现着实太不容易了!

一群名将叙旧的叙旧、相互认识的相互认识,屋子里非常热闹。

吴普在旁边也听得津津有味。

都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讲的就是美人和名将都容易在最好的年纪逝去。

现场这一大群名将,也只有李靖和郭子仪能活到七八十岁,其他大多是死于青壮时期,也是每一位将军能在战场上发光发热的最佳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