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3页)

吴普说道:“《吕氏春秋》说您的力气能能把都城最沉重最牢固的城门给举起来,这不是得提前和您说清楚吗?”

孔丘:“…………”

见孔丘一脸怀疑,吴普立刻调出《吕氏春秋》给他看原文,上头明明白白写着“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孔丘一阵沉默,摇着头说道:“谁没事去扛城门啊!这里的‘关’指的是我们那时候拿来关闭城门的巨大横木,那玩意确实很沉,要不然肯定挡不住敌军攻城。我抬起来倒是没问题,就是同样不会闲着没事去做这种事罢了。”

吴普听明白了,这位大佬是有那么亿点点力气,但是觉得这种事毫无意义,不会拿这个来夸耀自己。

吴普兴致勃勃地说道:“要不您给大伙来一个举铁!号召全民热身,活到老锻炼到老!”

孔丘:?????

孔丘让吴普自己玩儿去,他得去读点书了解了解后世的情况。

吴普也就随口建议两句,瞅见孔丘一副“你再不走我就要打你了”的表情,立刻老实地溜走了。有句俗话说得好,人不作,不会死!

吴普眼瞅着玩家们在游戏里热火朝天地开荒准备建筑材料,非常期待稷下学宫的落成,也马不停蹄地催促系统给他多提溜几个适合到稷下学宫玩儿的大佬来。

现在资源充足,系统也很放得开手脚,陆续按照吴普的意思召唤出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

比如鬼谷子,这人听名字就很神秘,所以后世给他编造了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据传兵家的庞涓和孙膑都是他弟子,纵横家里头的张仪和苏秦也是他的弟子。

他,博学多才,全知全能,搅动战国风云;他,教出的徒弟注定相争相斗,做出不同的选择、奔赴不同的命运!

不过庞涓和孙膑还好,至少他们交集挺深,张仪和苏秦就不太可靠了。

主要是他俩发迹的时间段不太一致,不太可能同台竞技。

兴许是张仪跑去游说六国“连横”(一起事奉秦国),苏秦跑去游说六国“合纵”(一起干翻秦国),而他们干的事合起来叫“合纵连横”,所以给了后世很大的发挥余地:合纵连横?听起来他们必然有点关系!

还来了个诡辩高手公孙龙。

后世把他们称为“名家”。

名家里的这个“名”意思是“名称”“概念”,公孙龙的成名之辩就是有名的“白马非马”,属于逻辑学范畴,大意是“马不仅包括白马,还包括红马黑马,你怎么能说白马是马呢”!

和公孙龙一样搞名学的还有惠子。

惠子和庄子是好朋友,有天他们相携在桥上看鱼,庄子感慨说“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好快乐啊”,惠子反驳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听这话就知道,他和公孙龙是一伙的!

兵家的人自不必说,孙膑和他祖宗孙武来了个跨时空见面。他们一个写了《孙子兵法》,一个写了《孙膑兵法》,都是后世军事家的必读书目!

墨家也来人了,来的是大伙都知道的墨子。

墨子最擅长的就是搞各种高新武器,偏偏他的思想是“兼爱”“非攻”。

墨家比较让人头疼的是他们往往有严密的组织,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武装团伙,而且墨家推选出来的“巨子”说话非常管用,他喊门徒一起去舍生取义,门徒就会义无反顾地跟着他去死。这种惊人的号召力,搁谁谁不担心到睡不着觉啊?

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这些百家诸子,大多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菜鸡,相反,他们舌战群雄丝毫不虚,上阵杀敌也毫不畏惧,可以说是上得了战场入得了朝堂!

当然,儒家也丝毫不虚,他们不仅有孔子这个领头的,还有比百家大佬们早来很久的荀况。

作为一个很有批判精神的儒家继承者,荀况早就凭借严谨的逻辑思维把前辈们拎出来疯狂扫射,名家被他喷了一通,墨家被他喷了一通,连自家的孟子也被他喷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