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3页)

比如他科举路上有次落第,原因居然是“越幅”。

也就是说他的答案超出了答题区域。

古代答案超出答题区域可不是消失,绝对不像现代高考这样只是扫描不到没分数拿,那是直接把你黜落的严重错误!

要是考官上纲上线点,还能判定你这是在作弊。

别人都安安分分在答题区域里答题,怎么就你超出来?你是不是和哪个阅卷官串通好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暗号?

反正,蒲松龄这次科举就因为越幅问题,连被阅卷的资格都没有就直接完了。

也不知是不是志怪小说写多了,写应试文章时刹不出车!

写书害人啊!

正经人谁写书!

老蒲考到七十多岁都没能中举,只勉强得了个岁贡生资格,也就是说他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读书了!七十几岁终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多么励志!

更惨的是,到死他的《聊斋志异》都没发表出来,只有几个亲朋好友来信索阅、抄录。

到他死后五十年,这本书才正式刊行天下,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这本他穷尽一生写出来的书,硬生生让他穷了一生。

穷到他都开始在除夕日写《除日祭穷神文》!

这篇文章的内容绝对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穷神啊你为啥老跟着我!财神和我有什么仇?你和我又有啥亲戚关系?求求你快走吧,我不会怪你喜新厌旧的!!!”

太惨了。

真的太惨了。

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吴普看了眼卡面,这是个四十一岁的蒲松龄,正在他的东家老毕家坐馆教书。

蒲松龄会在这里教书足足三十年,勉强能混饭吃混到七十岁,有钱买笔墨疯狂写书。

想想蒲松龄脑洞奇大,远胜许多脑袋空空的现代写手,吴普就忍不住感慨大佬真是生不逢时!

唉,可惜早过了版权保护期,要不然版权费都够蒲松龄吃香喝辣的了。

好在接下来蒲松龄没什么要紧事,估摸着可以留下来和冯梦龙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在现代大展身手。要知道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人多人翻拍《聊斋》(拍成啥样姑且不论)!

吴普忍住没第一时间把蒲松龄召唤出来,转而去翻另一张稀有卡。

很快地,吴普震惊了。

王安石!

活的老王!

这个老王退休(罢相)了,每天在金陵瞎溜达,不时接待一下来访的客人,看看各方给他写来的信,偶尔还在纸上写写画画骂骂人(比如骂福建人)。

据说老王当时经常奋笔疾书,愤懑不已地写下“福建子”三个大字,可见他对自己曾经的得力爱将吕惠卿恨到不行,认为新法就是毁在他手上的!

可见王安石不仅很爱写日记(章惇后来曾经根据王安石《日录》重修《神宗实录》,可见他有多沉迷搞日记),还爱特别爱记仇。

老王啊老王,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

吴普现在特别期待苏轼回来,当场给苏轼一个大惊喜。

想想看,苏轼他这次回来不仅见不到李白,还要和王安石重逢!

感动不感动,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吴普当场把王安石两人召唤出来,给他们讲了讲博物馆这边的情况。

蒲松龄一个写神鬼小说的,听到自己来到几百年后,激动到不行,没想到真叫自己给碰上了。

可惜回去后他们记不得这边的事。

这稀罕素材,一定得写篇文章记录一下。

相比之下,当过两轮宰相、干过不少大事的王安石就要沉稳许多。他打量着年纪轻轻的吴普,好奇地说道:“你是说苏子瞻也来这边了?”

吴普说道:“多亏了你们在外面捞人,要不然他现在还在蹲大牢。算算时间,他估摸着也快到黄州了吧。”

苏轼这次乌台诗案,苏辙、章惇、王安石这些人都在外面说过情,要不然他说不准就要被人死咬着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