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3页)

王师兄得意地把这些内容拿给吴普看。

冤冤相报就是爽!

这么闹腾了一会,吴普心情好多了。

一行人去吃了顿饭,商量着回去的事。

他们这次过来主要是让王师兄三人亲身体验体验考古过程,以后搞文博研究的时候心里能有个底。

现在跟队这么多天了,基本上该感受的都感受过了,也该回去继续上课了。

王师兄有点不舍,但想到以后可以直接去博物馆看自家老祖宗的墓葬内容,倒也没多失落。他兴致勃勃地说:“等这些陪葬品展出了,我叫上爷爷奶奶他们一起过来看!”

李清照也很有些舍不得回去,她还有几张拓片没出来。

作为一个拓片收藏爱好者,遇到碑刻内容没集齐着实有点可惜。

吴普听到李清照说要明天才能把拓片集齐,点头说:“那我买明天下午的票。”

李清照满意了。

吴普把机票提前买好,又打电话问冯梦龙他们在老家玩够了没有,要不要回来见见王羲之。

冯梦龙和唐寅一听,活的王羲之,那必须要回啊!

冯梦龙说道:“你们什么时候回博物馆?”

“明天下午。”吴普问,“要我给你们买回程票吗?”

冯梦龙说:“买买买,明天我们也回。”

吴普应了下来:“行,到时候我让人到机场接你。”

吴普安排完回程的事,又给王羲之他们介绍起唐寅和冯梦龙两人来。

比起王羲之和谢道韫显赫一时的出身,唐寅只能算是商人之子,冯梦龙也只能算是个没落的官二代。

正常情况下,王羲之两人是不会和他们有太多接触的。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就是把所有不可能变成可能:儿媳都能比公公年长,还能有什么比这更稀奇的?

王羲之听了吴普的介绍,觉得唐寅这人的风流放肆颇有魏晋之风。

至于冯梦龙此人,他觉得有点危险。

听了苏轼的惨痛遭遇,王羲之好奇地问:“他可曾写过与我有关的书?”

吴普说:“编排你的倒是没有,不过他编了本《智囊》,里面选了《世说新语》里面一则关于你的趣事。”

王羲之问:“什么趣事?”

吴普说道:“是你的小时候的事。讲的是有次你堂伯王敦和人密谋造反,居然忘记了你还在他床上睡觉。你半梦半醒间听见他们要谋反,吓得一下子清醒了,赶忙往脸上涂满口水装睡!等你堂伯想起你来,掀开蚊帐瞅瞅要不要杀了你灭口,一看你睡得满脸口水,才没有对你动手。”

王羲之:“…………”

吴普说:“《智囊》讲的是你们这些风流人物机智应变的小故事,你这事儿被冯兄选进‘捷智’篇了,可见他非常欣赏你!”

王羲之觉得自己一生之中的趣事多得很,怎么冯梦龙就选了这个吐口水装睡!

吴普见王羲之一脸“我一定要离冯梦龙远点”的表情,没再给他讲冯梦龙祸害一干名人的光辉履历。

免得今晚王羲之连夜跑了。

他还没把王羲之真迹骗到手来着!

吃过晚饭,大伙各自回房休息。

吴普腾出空来,着手整理当初应常彦留下的东西。

他当时年纪还小,心里把对方当前辈,不少内容都单独收藏起来,现在想要找到相关内容也很容易。

只是当时他们论坛不太大众,注册用户都没破万的那种,这点痕迹着实引不起多少人的注意。

普通人想要在世上留下点独属于自己的痕迹实在不容易。

应常彦自杀的时候才三十出头,他还没能留下太多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被扼杀了继续下去的可能性。

人生的所有希望都被掐灭,难怪他会选择轻生。

吴普正忙活着,就接到一个久违的电话:“你什么时候回首都?”

吴普一听这声音,一下子激动起来:“老师,你可算愿意回我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