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3页)

很多他们以前看回放时对不上号的内容,经过博物馆官方这么一翻译顿时豁然开朗。

到底是哪位大神给博物馆搞的古汉语复原啊?

太令人难以置信了,简直像是直接把古人给请了过来!

姚教授正震撼不已地分析起第三个剪辑视频,就接到一位老朋友的电话。

对方在电话里询问姚教授对这些古汉语的观感。

姚教授知道这位老朋友在保密单位工作,不会无缘无故打电话过来。

姚教授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感受告知对方:苏轼他们的古汉语不能说极其还原,只能说原汁原味!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个人感受。

他观察了苏轼他们聊天时的语气、神态、动作,可以判断出这些语言应该就是他们日常用的语言。

他们这群老家伙不敢说自己对全国方言了若指掌,但整群人凑一起绝对敢说接触过其中99%。

他们确定几乎已经没有人会用这样的“方言”来交流。

所以这真是太稀奇了。

姚教授很好奇吴普到底从哪找来这样的“演员”。

“我知道了。”电话那边的人听完姚教授的观点,叮嘱了一句,“不要告诉别人我找你问过这个。”

“我知道,你不说我也不会跟别人提。”姚教授笑着问,“你什么时候退休?退休了来找我们下棋啊。”

“行,我退休了就去找你们。”那边回了一句,挂了电话。

姚教授挂了电话,眼底掠过一抹深思。

这个博物馆,似乎很不简单啊!

与此同时,岳飞正在军营里面跟着士兵们看阅兵。

十一长假,军营里的兵们没有放假,依然留在军中训练。不过吃过午饭后,政委就组织大伙看阅兵纪录片。

岳飞这些跟着导演过来感受军旅气息的剧组成员也拥有很不错的观影位置。

岳飞坐得笔挺,认认真真等着阅兵纪录片开始。

导演胡岱见岳飞坐得比军人还军人,神情还十分专注,不由笑着问道:“你难道没看过阅兵?”

“上个月看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岳飞已经能顺畅地用普通话和人进行简单交流。他如实回答,“以前没有电视和手机。”

胡岱接触岳飞的时间也不短了,对于岳飞这人很好奇,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对南宋军备非常了解,道具需要用的南宋舆图(地图)他都能随手画出来。

仿佛是人形南宋军事教科书!

偏偏岳飞对现代的了解少得可怜,有时候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他会面露迷茫。

胡岱随口调侃:“有时候我都觉得你是岳飞本人穿了过来。”

岳飞坦然回答:“对,我就是岳飞本人。”

胡岱哈哈一笑,没有当真。

世上怎么可能真的有穿梭时空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