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3页)

“杜甫764”发布的这些新诗同样有让人读完就忘不掉的佳句,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李白的推崇和怀念。

正是这贯穿始终的推崇和怀念,让不少人读过以后莫名触动,忍不住转发分享表示“就算是杜甫本人来写,应该也只能写成这样了”。

有这种和谐的发言,自然也有不赞同的声音。

尤其是看到有人转发的人说这简直像杜甫本人,不少人就起了逆反心理:老杜也是一个不知哪冒出来的垃圾账号能碰瓷的吗?

再一看粉丝数,好家伙,连一百都不到,这也好意思说是杜甫本人水平?

撸起袖子开喷!

另一边也不干了,觉得我也就随手一转发,你骂我做啥?

于是双方觉也不睡了,你来我往地激战一整夜。

到天快亮了,才有人扒拉出“杜甫764”的粉丝列表,发现最前面赫然有个“清阳博物馆”。

再点进清阳博物馆一看最前排的转发和点赞内容,立刻破案了——

“杜甫764”这个账号肯定是清阳博物馆捣鼓出来的!

证据就是,官方转发了游客发的照片,上面是游客们和苏轼两人的合影。

苏轼这家伙还热情地给游客们介绍了另一个人是谁:这小老头儿就是诗圣杜甫!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诗圣,即使知道了“杜甫764”是清阳博物馆搞出来的账号,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个诗圣和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样。

不过争议声总算是小了下去,更多人开始讨论诗的本身以及杜甫本人到底长不长这样。

闹腾了这么一晚,清阳博物馆的同好群一大早就热闹起来。

得知这个账号居然是博物馆出品,群友们纷纷跑去关注“杜甫764”。

还有人开始分析这个“764”是什么意思。

很快有人猜到它是个年份。

公元764年,对杜甫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杜甫写了很多诗,年初他得知老朋友严武当上了蜀地节度使,决定拖家带口回成都西郊的草堂去。

杜甫一路从渡江写到沿途风景,并且提前了五首诗寄给严武表示“老朋友你的邀请我收到了,我马上就回来了”。

接着回到草堂又写诗表示“我回来了”,并且把给草堂的松树桃树凉亭小船茅草屋挨个赋诗一首,慨叹物是人非世事难料。

最后杜甫还写诗寄给相识的亲朋好友。

有的说“你到成都这么久没来找我喝酒是不是看不起我的破屋(《寄邛州崔录事》)”。

有的说“你不是说要资助我翻修草堂吗钱怎么还没送来(《王录事许修草堂赀不到聊小诘》)”。

就这样忙忙碌碌地呼朋唤友写诗交游几个月,杜甫当上了“杜工部”。

但是这段幕僚生涯并不愉快。

杜甫心生去意。

这些经历和心路历程都详细写在他的诗里。

他每个时期的诗都有一定的特点,搭配着时代背景来看更能体会其中真意。

这时候的杜甫是郁郁寡欢的。

他和同僚处不来,又和严武起了矛盾,不仅情绪十分低落,还厌倦了坎坷不顺的官场生活。

这个时候的杜甫如果有机会纵览李白的传世作品会是什么心情?他若是捧诗夜读,应当会且悲且喜、感慨万千吧?

了解完杜甫在这一年的遭遇,很多人没再对“杜甫764”恶语相向。

算了算了,要是杜甫真的能从李白这些精彩佳作里得到慰藉也挺好的。

既然都已经做梦了,为什么要那么较真?

吴普一大早醒来,准备早早领苏轼杜甫去医院体检。

没想到洗漱期间系统给他放起了昨晚的“杜甫大战”。

吴普看着系统放出来的“杜甫764”主页,看到上面居然已经挂着几十首诗。

不愧是你,老杜!

一般人憋四句诗都得憋几天,你一口气写上一百句都不带喘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