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二合一125-126……(第4/6页)

一瓶就是半斤,一升是一斤半,皆是此数。

按照世面定价,一瓶酒售价三十文,一斤则是六十文,若是买一升会便宜些,要八十五文。①

如若都按升来卖,一坛酒的利润便有三百五十文,一日卖三坛酒便有一贯钱的利润,根本不用食肆老板如何操心兜售,就能赚到这个数。

汴京百姓都嗜酒,便是独自要一碗虾仁馎饦,也会叫一瓶酒,若是吃得尽兴,还要打一壶走,也因此才说食肆生意最赚钱的利头在酒水。

只要选一两款最适宜的酒,就能不费力气赚到钱。

当然,也要食肆的饭食物美价廉,美味引人,才能引来络绎不绝的客人。

定好了桂仙酿,赵令妧还问:“不卖贵酒?”

裴氏酒庄还有一款赵令妧亲自酿制的,味道很重的烧酒,名叫甘霖泉,一般要一月才能酿成。

相比十日就出酒的桂仙酿,甘霖泉的味道醇厚而有层次,出入口中带着米酒特有的米香和酸味,但若在口中细品,却能感受到酒糟的厚重。

味道不特殊,却很吸引人,更妙的是后劲足,初吃时知觉神魂颠倒,回家深睡,自能一夜好梦,香甜无比。

这种酒,对于汴京的酒痴而言,不啻于鲜酿了。

当年驸马过世时,赵令妧就是靠着这种酒度过了最难熬的岁月,即便现在不再吃,却也时常会取出闻一闻,品味一下甘霖泉的美妙酒香。

沈怜雪也很中意这款酒,她笑着说:“甘霖泉确实是极好的,不过食肆刚开张,如今卖不上如此贵价的酒酿,待到以后生意稳定,再来麻烦公主。”

赵令妧笑道:“好说,你要给我赚钱,我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能算得上是麻烦。”

“再说,这酒常年累月放在酒庄,一直尘封在地窖,倒是浪费。”

沈怜雪道:“这么好的酒,希望有它流行在汴京的那一日。”

选酒、买酒、卖酒,才是开食肆最重要的大事,因有孙九娘引荐,她的食肆备案很快就从街道司办妥,甚至连苏掌柜也已经见过面,他自就去联系好了税务的栏头。

有他在,沈怜雪对于这些都不用操心,她现在要操心的是食娘子、小二和扫洗婆子。

食娘子和小厮都是通过牙行的行老寻来的,两个食娘子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以前都是常年做食娘子的,小二其实也差不多这个年纪,常年在汴河大街做活,每个人都很麻利,根本不需要沈怜雪多说。

沈怜雪只要同他们讲清楚如何上菜选菜,便就可以了,结账是苏掌柜的事,不需要食娘子和小二操心。

剩下的两名专门洗菜洗碗的扫洗婆子,则是孙九娘给介绍的,都是甜水巷的老熟人,离得近,晚上可以轮换留在铺子里打地铺,以看管店铺中的食材和酒品。

待这些都忙完,一晃神便到了二月十三。

这一日,裴明昉送的匾额,被挂着红布送来了。

沈如意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跟着母亲等人一起站在食肆门口,仰着头看闲汉挂匾额。

那匾额上的红绸缎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鲜红夺目,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张望。

有人就问:“这是要开新铺子?”

沈如意就大声回答:“是呀,新的食肆,十五开张,记得来哦。”

她的声音清脆,让路过的行人都能听到,行人们有善地看着她笑,还有问:“卖什么的?”

沈如意想了想,便说:“什么都卖。”

行人们便忍不住哄堂大笑:“小娃娃,好大的口气。”

沈如意眼睛一转,道:“要知道我的口气大不大,十五来瞧一眼不就好了,当日来的食客都有送菜哦。”

前面那些调笑之言赞且不提,送菜的诱惑倒是挺大,汴京城的食肆初开时,大多都会有几天优惠,以吸引食客登门。

送菜就是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