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二合一64-65章】……(第3/6页)

这小娘子若当真是大家小姐,那她身上肯定有花押,仔细看过说不得有线索。

沈怜雪和李丽颜都没经过这样的事,一时间不知如何行事,沈如意倒是看过那本奇怪的什么王爷王妃的书,虽只看了几十章,但也是涨了见地,头脑更灵活一些。

那小娘子愣了愣,随即便道:“是啊,小囡囡好聪明。”

她说着,就开始在腰间和袖中摸索。

不多时,她就从袖中摸出一对金耳铛并一个银镯,看样子都是金玉堂中的成货,样式简单,并不如何精致。

摸出这两样东西后,她莫名松了口气。

她继续找,在身上翻来覆去翻了半天,最后只在鹿皮靴的靴筒里找到一个荷包,打开荷包,里面却只有一条绣着兰花的帕子。

除此之外,她身上就再无别的东西。

她盯着那帕子看了半晌,眼中几度闪过挣扎和彷徨,最终却还是白着脸摇了摇头:“我还是想不起来。”

她抚摸着帕子上精致的绣纹,轻声询问:“这是我绣的吗?”

李丽颜性格直爽,又有些大咧,她直接道:“想不起来便算了,先把伤养好,把日子过下去再说。”

“无论你是谁,都得穿衣吃饭,都得养活自己不是?”

话糙理不糙,那小娘子听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真诚地看向李丽颜。

这些话,她似乎头一次听,却又一下子便听进心里去。

似乎在她内心深处,一直渴望有人能这么同她说上一句:你要让自己好好活下去。

沈如意看着那优雅婀娜的兰花绣纹,见它在乱石上摇曳,在绿意盎然中幽静绽放,突然开口。

“婶婶,不如你起名叫兰儿吧,多好听呀。”

以前的名字既然想不起来,那就起个新名字。

小娘子低头看向沈如意,看着她那双如同黑珍珠一般的杏圆眼睛,抿了抿嘴中,羞涩的笑了。

她这一笑,犹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婀娜多姿,飘摇待放。

“好,以后我就是兰娘了。”

————

兰娘的那身并蒂莲衣裳,是沈怜雪同沈如意一起外出采买时当的。

因着衣裳用的是锦绣缎子,绣纹也是正经的苏绣,这一身衣服最后当了差不多两贯钱,沈怜雪问过兰娘之后,给她用的是死当。

她不想要赎回衣裳,只想着能多换些钱,尽量不让李丽颜和沈怜雪白养着她。

这两贯钱,她给了李丽颜一贯,全当是给李丽颜的房租,另一贯她给了沈怜雪,当做吃用。

她剩下的金耳铛和银镯也一并换了铜钱,托沈怜雪给她买了一件厚实的鸭绒袄子,这才安心留在李丽颜家中养病。

她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两三日光景,额头的伤便结痂,伤寒也退了,只是人还比较虚弱。

兰娘一直记不起来自己的名讳,也不知自己如何出身,她整日在屋里躺着,后来瞧见沈怜雪他们折油纸,便主动接了这活。

如此一来,她有了事做,病好得就更快了。

两间租屋,四个女人,似乎就这么平静地过了下去。

又过了两三日,又是下午卖肉夹馍时,才发现街面上多了不少巡警。

沈怜雪皱着眉看了看,同身边的李丽颜问:“刚巡警是不是已经走过一队?”

李丽颜正忙着摊煎饼,闻言只匆匆抬头一瞧,道:“好像是,大抵是因为年根吧,似乎年年都是如此。”

每逢年节时,以偷窃为生的贼偷们就倾巢出动,他们看准路上的每一个行人,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不会放弃。

只要能得手,只要能凑够回乡的路费,他们大多便会收手,踏上返乡路程。

不过这些贼偷并不多,他们大多是原籍河南府一带的闲汉,家中距离汴京并不远,路程之上不会耗费太多工夫,也不会太过贪婪。

剩下还留在汴京的贼偷们,可就没有那么好“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