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第2/3页)

【当前进度:孙庆林(师父)——未完成。】

纪墨如今已有四岁,小小的人儿,本来就不好老老实实在水田里泡着,听到那边儿有人叫,这家的男主人就赶他说:“去看看你爷爷,别出什么事儿!”

“好,我去看看,没什么事儿我还过来给叔帮忙。”

纪墨很是懂事地说,脆生生的口齿难得的伶俐。

“哪儿用得着你一个小孩子,没事儿你就去玩儿,这里用不着你。”

男人摇着头,不是很赞同地把他从水中提出来,不说别的,他在这里,自己还得分心看着他,做事儿的速度都慢了。

纪墨隐隐觉出来一些,答应下来,高声说:“那我给咱家捡柴!”

“好,等你捡柴。”

男人笑着应下,把他小腿上的水蛭清理掉,拍了拍他的后背,让他去找他孙爷爷。

孙爷爷在这个村子的辈分很高,高到哪怕他平日不事生产,什么都不干,都有人给他准备好吃穿用度,绝对不让他委屈了,当然,这种吃穿用度也就是在小村子能力范围之内,想要天天喝酒,那是绝对没可能的。

有幸被孙爷爷捡回来的纪墨也享受了一番这样的待遇,他小的时候,不是邻居家给喂饭,就是村长家给看着,差不多跟吃百家饭一个待遇了,村中一百多户人家,每一家的饭菜他都品尝过。

不仅他自己,整个村子,同一个年龄段儿的孩子,差不多都是这样托管长起来的。

你家有事儿,那就把孩子放到邻家,邻家有事儿就放到再邻家,如此总有个人闲着能够帮忙看看孩子,实在看不过来,还会扯着嗓子骂:“你家那混小子以后再别送来了,一个个都让他勾得野了,扭头就都不见了!”

不光是家长在看孩子,年龄大些的孩子也会看,一眼瞧不着,就跟刚才喊纪墨一样,高声一吼:“,你给我滚回来!”

略显彪悍的作风,让这村子上空总是自带寻人广播似的,格外热闹。

除了这类广播,还有一类广播,纪墨觉得是从孙爷爷这儿兴起来的,比如现在——

踩在溪流边儿大石头上的老翁昂首而立,一头银丝长发被风吹起,还算齐整,就是不够顺滑,他也不管那些,只顾仰天高呼:“天下万法,唯我一家!”

那模样,好似怀才不遇的书生临江而叹,恨不得直接叹出一个“歌以咏志”来吸引“愿者上钩”。

有妇人家碎嘴,听到这样的话,笑着排揎:“老疯子又闹腾了。”

还有人称呼孙爷爷为“孙疯子”的,纪墨曾听村中长辈这样叫过孙爷爷,脸上带着笑意,说“还是年轻,就知道闹腾!”

有孙爷爷这般带头,老夫聊发少年狂,村子里的年轻人,且没那么厚的脸皮,顶多是敢顶着女方父母的不满,到山里头吼两嗓子情歌,都不敢直接点名是哪位妹妹。

村中的孩子却不怕,有样学样,一个接一个的不在意脸皮,登高喊上两嗓子,也不喊别的乱糟糟的,就学着孙爷爷的样子,跟读一般,也要站上高地喊两句“天下万法,唯我一家”。

那同样披头散发的模样,总会被各家家长笑骂成“一群小疯子”。

孩子们也不介意,嘻嘻哈哈的,是那种能够顶着大人的视线,披着白被单演白娘子的脸皮。

唯有一个纪墨,同样的年龄,总是融入不进去。

虽也有大人夸奖他,是个“难得的乖巧孩子”,但这种“乖巧”,显然不会让大人们露出大笑来。

等纪墨走到的时候,果然,现场又是一片混乱,老翁身旁左近,都有努力攀登石头的孩子,他们一个个站定了就会高喊一句“天下万法,唯我一家”,努力学着老翁的样子,有时候一起喊,有时候一个喊完下一个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