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第2/3页)

齐鹏不知深浅,听到纪墨这个师兄给他讲,就听得一脸认真,也跟着纪墨学,把那好的放到一起,还别说,这样分拣一下,再对比布袋子里的凌乱,还真是一目了然的清爽。

院子不大,里头和外头也没多远,在前头守着铺子看方子的纪清志听到后头两人的声音,无奈摇头,自家儿子啊,总是恁多道理。

厨娘和帮佣都不在这里居住,有点儿现代钟点工的意思,厨娘每日过来负责中午一顿饭,只是做饭,买菜什么的都是纪清志自己来,她只用现有的东西做菜就是了,偶尔遇到不会做的,也很直白,直接就跟纪清志说不会做,那时候,可能纪清志就会让她放着,等到晚上纪清志会亲自下厨做了。

中午吃了饭,纪清志会暂时关了铺子,去街面上转悠一圈儿,买点儿“打折菜”,放过中午的菜,若还有人卖,必然都是卖不掉的,会降价处理,因纪清志常去买,也有那等跟他面儿熟的,会给他留一两把时令菜,让他不止于空手,来往久了,纪清志也会送些方便替换茶叶冲泡的药草给对方,这子风藤就是很适合穷人家当茶叶喝的一种。

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要么吃中午剩下的饭菜,要么就添一两个新菜,以往都是纪清志自己做,帮佣是不负责这个的,她跟厨娘一样,只在下午的时候过来给家里头打扫一下,收走需要洗的衣服之类的,再把洗干净的送过来,若有什么缝缝补补的事情,也可托给她。

因纪家没有女主人,厨娘和帮佣都是不在这里久留的,更不要说过夜了,纪墨小的时候还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来来回回的,这厨娘和帮佣也是总换人的。

后来才知道这个古代的人已经很有经济头脑了,似乎是上头不让买卖人口,于是彼此都签订契约,这契约便是活契,也有那等好似死契一样的,却是给大户人家当养娘,这养娘其实就是丫鬟婢女,包括乳母之流,都可称作养娘。

这等人在契约上钻了个空子,把活契的时间签长,来个五十年六十年一百年的,如此,说是活契,其实也跟死契没两样。

为了应对官家政策,只说是“收养来的”,这便是养娘由来了。

再到男仆上,则是“老家人”“家中亲戚”之类的泛指,其实跟养娘等同。

这般活灵活用的好处也是有的,就是经济更活泛了些,连钟点工都提前出现了,像是那厨娘,她只在纪家做一顿午饭,却还有别人家的早饭和晚饭,就是午饭,连纪家在内,也包了三家邻近的,一家早些,一家晚些,一家正当时,如此就赚了三份钱。

因时间不同,价格也略有不同,正当时的要贵一些,早的晚的都相对便宜,纪家是个早的,做完了纪家还要再做两家的饭食,那厨娘每日都是来去匆匆,像在赶场。

帮佣也是如此,这等帮佣并不是和纪家签契,而是有一个类似行会一样的总负责区,纪家要找帮佣,直接找到行会那里,由行会把事情分派出去,凭空多了个中间商,看似麻烦了点儿,却也容易找到人负责,起码不怕引狼入室,招了手脚不干净的进来。

服务的品质上,是有一定的保证的。

这就好像是直接找了保洁公司,对方派什么样的人他们不管,只要享受近乎相同质量的服务就好。

还别说,这理念,挺先进的。

这种情况下,纪墨经常所见的帮佣不一样,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齐鹏第一次跟他们一起吃饭,还有些不敢上桌,纪清志指点了他的位置,他才在纪墨身旁坐下,挟菜的时候也不怎么敢伸筷子,纪清志见了没说什么,自顾自吃自己的,纪墨见他那模样倒似个孩子,极为拘谨怕生的样子,心中不忍,给他挟了一筷子菜,说那菜好吃,之后没留意,再看的时候,就发现齐鹏一直在吃那个菜,还是溜着边儿吃,并不敢跟他们的筷子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