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第2/3页)

没想到这位巧手大师看了木料之后很是满意,点头后第一个要求就是若有剩余材料,他这里是要收走的,这也是他的规矩。

马长老听了没什么二话,剩余材料是什么?边角料罢了,拿走就拿走,还省了打扫了。

哪里想到,准备制作书架的木料竟是直接被收走了一半,若不是这样式的书架足够满足要求,恐怕就是标准的“亏”了。

这件事过后,也算是跟巧手大师拉上了交情,马长老也不觉得很糟糕,可之后听闻那被拉走的木材又被巧手大师制作成了一样的书架售卖出去,这就很糟心了。

感情干一份活儿赚两份钱啊!

不过这也有些无奈,谁让是自己答应的,只能自认倒霉。

纪墨听了也笑:“这倒是精明的,那机关门竟然还做生意?”

话一出口,就得了马师兄一个白眼,“若是不做生意,又从哪里吃饭呢?”

江湖门派,可不是打打杀杀劫富济贫就能活的,若是总那般凭武力获得意外之财,恐怕早就被朝廷深恶痛绝,再得不到如今的稳定发展。

“虽然都做生意,但生意跟生意还是不同的。”

马师兄接下来就给纪墨大略讲解了一下各个门派主营哪些业务,通常的门派业务是这样的,除了武馆镖局之外,还能当官拿俸禄,给大户人家当护院拿赏钱,各地的各个堂口的任务则是维护治安,这种维护就是维稳上的保护费性质的维护了。

为此,各个门派都有些纷争,便是这里的利益之争。

再说魔教,不是说他们的武功“魔”,的确,有些武功,如什么吸星大法、道心种魔、九阴白骨爪之类的,听名字就不那么“正”,但真正修炼,也不是人人都拿着个骷髅头并喝人血的,顶多是做事不那么正派,专干些杀人灭门之类的恶事。

这种“魔”并非实际上的魔,而是从所做的事来判断,更进一步就是教派之中的行事标准上判断。

举个例子,欺师灭祖这种事儿,发生在江湖正派之中,必然是要人人得而诛之,不管是不是真的杀,这个态度要有,是批判的,不赞成的,不支持的,鄙视的。

但在魔教之中的话,听到有人欺师灭祖,杀了师父自己当了教主之类的事情,首先就是羡慕的,嫉妒的,其次是饱含崇敬的——能够杀了师父,证明自己的武功厉害啊!这样强大的人才更让人仰慕追求。

这种评判标准,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三观不正,因此,才分了正魔。

可是,再进一步说,名门正派难道就不杀人了?或者说,江湖之中那些被承认的名门正派,都是谁承认的?普通百姓?还是,朝廷?

无疑,普通百姓说什么都不会被人当真,但朝廷认可,才是实力的认可,是‘正’名。

于是,这个有关魔教的定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不被朝廷认可的江湖关系,可理解为非法团体。

“师兄真是厉害!”

纪墨听到这一番讲解,只觉得对有些不明白的事情瞬间就清楚了,他之前在纪长老那里看简报的时候就想过,为什么这个教那个门的就是魔教魔门了呢?

说他们做坏事儿,谁看见了?

可能是以前看过的那些小说之中常有反套路的情节,即被所有人以为是反派的,其实是被逼无奈的老实人之类的。

纪墨也常常会对那些纸面文字产生怀疑,一切真相是不是真的就如这纸上所写呢?写的人是怎样的立场?他是亲眼所见吗?还是听人所说,以讹传讹?

若三人成虎,颠倒黑白,他们是如何判断的呢?

“哪里,哪里,不过是知道一些罢了。”

马师兄表面上比较谦虚,勾起的唇角却泄露了那丝得意,能够有所卖弄,不就是有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