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第2/3页)

大夫解毒用的是药草配成汤剂药丸,让人服下,慢慢化解毒素,排出毒素。

蛊师解毒,除非有专门用来解毒的母蛊,否则就是用一种蛊虫去克制另外一种蛊虫,也就是说把一种更强大的毒素送入人体内,强行吞噬另外一种毒素,再按照自己习惯的做法把这种熟悉的蛊虫引出来,也就把毒引出来了。

这种救治方法,也算是以毒攻毒了。

两个寨子要是不对付,就会用这样的方法先试探一下对方寨子里蛊师的深浅,若是很容易就解了毒,那么,两个寨子就会按兵不动,再想办法进行下一步是试探,若是对方有所不满,还可以反手毒回来,看看先出手的寨子有多少实力。

若是一方解不了,不得不低头的话,另一方也知道自己的地位该是怎样的了。

山中不缺资源,但强者为尊的话,总应该享受更多的好处,地位低下的寨子难免要进贡一些东西给上面送去,主动认怂当小弟。

丽所在的这个寨子,就是某大寨子下头的“小弟”,年年都要送一些物资给上面,从丽的母亲起就如此了,丽对此一直有些不服气,这才对蛊虫的钻研更加上心,可能也想要扭转劣势吧。

当然,两个寨子的实力对比不单单是蛊师之间,还有青壮力量对比,这方面,丽就不了解也不关心,她只想着要赢了那个寨子之中的蛊师,最好把对方毒死。

她的这份心愿,并没有跟纪墨说起来过,但她的心结故事,纪墨却是听说过的。

丽的母亲,纪墨的外婆,就是死在一次“试探”上。

这个故事还是首领给纪墨讲的,老太太讲故事可能是为了突出前人的创业艰辛,但纪墨听来,只觉得挑事儿的竟然不死,天理难容。

那挑事儿的就是老太太的一个儿子,年轻的小伙儿爱往外面跑,拐了别人家寨子里的姑娘,只能说他有本事有能耐,然而拐了之后却又当负心汉,就实在是让人不耻了。

那姑娘在自家寨子里也算是有些关系的,找了寨子中的蛊师给小伙儿下了蛊毒,小伙儿跑回来跟自家寨子里的蛊师求助。

当时的蛊师就是丽的母亲,她对蛊虫的钻研度远不如丽,手头上的蛊虫也不多,在老太太舍下脸面去求的情况下,到底是首领的儿子,不好不尽力,丽的母亲就想了个另辟蹊径的办法,把那蛊毒过到了自己身上,这样暂时救了对方的命,自己也有时间想办法解毒。

想法是好的,起码这样就不会顶着太大的压力了,哪里想到最后自己能力不到,连求情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毒死了。

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救人方法,老太太儿子的命是保住了,却也让寨子里失了蛊师,若不是当时的丽已经小有所成,恐怕当下就会断了传承。

身为首领的老太太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着急救人的时候没想着问原委,现在清楚了原委,还是自家儿子惹祸,哪怕是老太太,也觉得愧对丽,又怕丽心里头记恨,找了个机会,托了商队,让那儿子远去他方,这辈子都不要再回来,也是避祸的意思。

而她自己,则在那大寨子的人找上门来的时候,很干脆地认怂了,老老实实当起了小弟,给了丽足够的成长时间。

这份仇恨,若说要记恨,还真的不知道该记恨谁,好好的姑娘遭了负心汉,报复一下是应该的,也给足了救治的时间,就是要让人吃个教训,但能力不到,水平不行,送了一条命,不是对方原本所想,也不是己方所能预期的。

结果的偏差,谁也想不到,对方也不关心到底是谁送了命,老太太这里惦记着,但惦记着也无能为力,对方的寨子更大,人更多,这就是实力。

老太太年龄大了,爱给人讲这段过往,让大家明白,该跪就跪,有骨气送了命可不是好事儿,也算是以此安抚寨中那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告诫他们做事情谨慎小心,莫要给自家惹来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