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第2/3页)

别的不说,每日刮胡子,总不能说刮下来的胡茬都是碎发吧,也没个天天剪发梢的习惯啊!

在这里住了多少日子,就担心了多少日子,自师父去后,纪墨再没个可信的人照应,便总是要自己多留心,时间久了,习惯是习惯,就是有些心累。

走了,也可轻松了。

便是身后事被发现,师父死了,他也死了,他也再没个亲近的人,想要追责都无从说起。

这时候的纪墨还没想到,等到他死了,他假太监的身份被发现,人多口杂的,这些真太监半是嫉妒半是不满地传扬了出去,连公主临死前来这里都多了一层暧昧之色。

还有那脑子灵活的书生把这个写入话本之中,托了前朝的名儿,编了一段公主和太监的爱恨情仇,竟然还有幸大卖。

外头这些人,不知道皇家到底是怎样的,却很愿意揣摩这些,没事儿瞎琢磨,总觉得里头必然是怎样的艳福,白白污了别人的清名。

若是纪墨知道公主死了还会因为自己的真正身份而被这般连累,恐怕这时候也不会这么放心,坦然而死了。

正因不知道,他这时候的心情还不错,把自己做出来的书册又看了一遍,这一天的时间,委实是来不及做什么大的更改了,便照着最初所想的那样,送入了管事的屋中。

屋中没有人,自公主明着封锁城中,有谋反不敬之意,他们这些太监就已经人心离散,说到底都是宫里头出来的,已经习惯服从皇命,公主又不是皇帝,怎能让他们甘心臣服?

连下人都如此,可想世人是怎样的态度。

并非王朝末代,还算盛事,皇帝贤明,皇子也没有多么不堪,一个公主想要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珍宠园中的人,除了纪墨和几个小太监是从原来的珍宠园分出来的,其他的管事之流,多是宫中指派的,然后他们带着自己的干儿子干孙子,并若干小太监过来,真正的关系还在宫里头。

既然知道公主不能成事,他们便想办法钻营,哪怕是回去先洒扫,躲过这一阵儿也好,又有关系,又有钱财,这珍宠园中,有些太监是跑了的,有些,如那些管事就是真的得了调令走的,很有点儿就此表态,跟公主划清界限的意思。

他们的举动不可谓不聪明,见到风就知道躲,但问题在于,皇帝的心意多变,有些事,真不是躲能躲得开的。

公主死了之后,皇帝又总念起这个女儿的好,对那时候背弃公主之人,将领和大臣不必说,不好随意找由头处置,但一些太监,也敢摇摆下注,谁给的胆子!

那些早早离开的,都在之后的几年之中,陆续被皇帝给处置了。

剩下的大臣将领,在这位皇帝还在的几年之中也再没得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升迁机会,不乏明升暗降的让人摸不到头脑。

倒是纪墨这个死了的,还死在同一天的,竟是有幸给公主做了陪葬,一同入了那公主墓之中。

而这一座公主墓留给后世人的猜测,又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与公主同墓的竟不是驸马,那这男子该是何人呢?

不说热点新闻,一些媒体也不会放过这种无伤大雅,却又有可能对历史进行某种细节补充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测,历史学家,小说家,编剧……所有对此有兴趣的人,都有了新的素材可以挖掘。

一个人的死,为什么死,为什么会有男子进入公主墓中陪葬,是侍卫还是假太监?陪葬的衣服饰品说明了什么,他跟公主是什么关系,又是如何陪葬的?

别的不说,纪墨那自然而然的死亡就让很多人对他的盛年而终做出了种种推测,等到以后的人脸复原图出来,又有很多人对此品头论足,把他和公主联系到一块儿,分析这两人到底有什么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