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第2/3页)

事实也正如纪墨所料,莫秉中检查了他修复的瓷器之后,满意地点点头,捋着胡须说:“已经可以了,下一步,本是要修金石类,却难得碰上。先学字画修复吧。”

课程至此拐了个弯儿,纪墨毫无异议,莫秉中的教学采用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纯粹靠嘴说,毫无实物,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讲起,宛若对着空气教学一样,没点儿底子,两句话就空了。

“好,全听爹爹的。”

纪墨现在已经是个小少年了,却依旧如同小时候那样乖巧。

倒是莫秉中,那把大胡子被着意修整之后,再换上飘逸的道袍,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有点儿类似上个世界玄阳先生那种感觉了,是个修道之人的范儿了。

黑白参半的长发被整齐地梳拢了束成道髻,木簪上雕刻着祥云纹,若是细看,就会发现那木簪还是个古物,历史悠久的包浆让其上的光泽犹若金玉。

原先杂乱生长的大胡须,宛若野草般茂密无序,经过精心的修剪,加之长度增加,也增加了一些垂感,竟是有了些柔顺之感,能够在胸前垂出一个还算好看的形状了。

两颊长髯,更是烘托出了那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十年前见过莫秉中的人,再见他绝对无法认出这人是谁了,曾经那个鞋子破洞满脸大胡子的邋遢道人,如今看上去竟像是修炼有成的仙家道长一样。

有赖于莫秉中这改变的形象,他们已经可以凭着度牒在道观居住,倒是不必像以前那样寻找什么荒宅废院,出行走动看着也更为体面一些。

只是寄居他人屋檐之下,难免有些事情就不那么方便,莫秉中为了获得足够的私人空间修复古物,干脆就对外宣称会炼丹,买入的材料也都说是为了炼丹所需,这样动辄闭关,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炼丹炉放在那里,倒是烧着火,却多半是做着吃食,偶尔会拿来熬一些草药,调着蜜搓几个丸子,拿出去做个交代。

草药都是宜温补的,属于吃不好也吃不坏,掺在里面的蜜还能甜甜嘴的类型,拿出去无论是分发给穷苦人家博个名声,还是送给富贵人家讨个好,都是顺手的事情,一来二去,竟是也让莫秉中有了几分名声。

哦,莫秉中还有一个道号叫做云守,也有人称之为“云守道人”。

纪墨跟在他身边儿,常年也是一副道袍打扮,俨然一个小道士模样,也有个道号叫做“通圆”,这道号若是反过来,纪墨就觉得很适合当和尚的法号了,圆通什么的,听着是不是很熟悉,放在现代也很有名啊!

倒是反过来,听着就有些不那么顺耳了,不过知道这个道号的人大多也都不会直接叫他做事,叫他的多半都是称呼一声“小道士”之类的香客之流,不必太过在意。

莫秉中称呼纪墨也从来不用道号,这个名字倒像是个彰显辈分的摆设了。

如今道教渐兴,托那几个小丸子的福,云守道人的名声渐渐传开,比起其他庸医害人的药剂方子,这种吃不好人却也绝对吃不坏人的药丸子反而出了名,让假托炼丹的莫秉中因此有了些声望。

这样的日子,若是一直就这么安逸下去,似乎也不坏,可等到手头上那幅古画修复完成,莫秉中依旧要走。

收拾好行囊,带上那修复好的古画,纪墨跟在莫秉中身后,有些不明白这走的用意何在。

人往高处走,若说生活所迫,不得不流浪,那是无计可施,若说有更高的追求,通过迁徙来激发潜能,那是族群的智慧,但,又无追兵又无困苦,何必如此辛苦奔波呢?

若是能省下路上工夫,还不知道能够修复多少古物,便是要悄悄卖钱,免得声张,也只需要假托他人便好,又哪里需要这般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