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3页)

放到画画上,有的人对着照片都不能保证画得纤毫毕现,无一遗漏,有的人只凭记忆,就能照搬原景,不错分毫,而有的人,还会在此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意境,就好像把一张照片加上各种修饰效果一般,呈现出独有的个人特色来。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便是能够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并表示很轻松,而天赋,则是让上限提高到轻而易举的程度。

纪墨很明白自己不是那种拥有天赋的天才,强行追求实景对他也没什么必要,哪怕他现在的记忆力有所提升,但带着这种任务看景,也感受不到轻松愉快,只有疲惫沉重,便是真的回去作画,能够融入意境,恐怕也是这种看着就累的感觉了。

既如此,干脆不要强求,看景就看景,好看的多看两眼,不好看的略过就是,画画的时候,把好看的大杂烩一下就可以了,不好看的干脆被取代,或者直接留白,也不必都要一一画出的。

多少画作不曾画满,难道真的是空白之处没有景致了吗?天空之上尚有白云,哪里有真的没有景色的地方,可见这方面也不是硬性要求。

纪墨很快想清楚,想明白,看的时候就更注重感受了,观看,然后让心灵产生愉悦感,或者其他的感觉,再在画画的时候把这种感觉融入其中,就是画中意境了。

若能让看画的人感同身受,而不是产生与画作作者南辕北辙的感觉,那就算是极好的了。

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可这种融入需要锻炼,同样的一朵花,同样的勾边和积染,由不同的人画出来,为什么会带上不同的感觉呢?

这其中的诀窍恐怕不是一句苦练就能解释的,纪墨不着急马上能够给画作之上添加意境,他现在能够把每一笔都画好,让景物不至于走形,幼稚化,让画面布局虚实相间,不至于过于死板便算是好的了。

之后才是意境融入的部分。

纪墨现在学习,已经不需要师父去一一指点其中具体的步骤如何,给他划分出每一个阶段的关键点了,他自己可以通过师父呈现出来的水平做出总结,怎样分隔每一个阶段的必须。

在他这个初学阶段,能够把所有景物画好,不出现一笔重一笔浅,最后四不像的样子就好了,进一步,便是虚实得当,再进一步,便是想办法寓情于景了,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之中,让看到画作的人感受到那同样的感情,情景交融,方才是王子楚现在的高度。

听起来似乎也没有几步,并不难的样子,但在第一步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反复锻炼,摸索出一个画画的程式来,如何更好地画出看起来“真像”的景物来。

后山游玩之旅是在午饭前结束的,午时阳光渐热,王子楚和纪墨回到道观吃了饭,就直接开始了画作。

只要能画画,王子楚连饭都可以不吃。

所以不要希望有什么可以小憩的时间,偶尔为了画夜景而熬夜的王子楚在这方面的执着和坚持,是令人佩服的。

任何事情,专注总能让通往成功的路更为平坦一些。

“你画一幅,我画一幅,之后交换看,可好?”

王子楚指了指两张桌子,正好他们一人一张,各自朝着窗外,不看彼此,也不会被彼此所影响。

“就画今日之景?”纪墨问主题。

“好。”

王子楚直接应下,哪怕后山之景他已经画过很多次,但每一次总还是不同的,就像今天的叶子和明天的叶子肯定不一样一般。

纪墨在床头那张桌前站定,画画都是站着的,这一条早在开始就如此,并不是王子楚吝啬一张椅子,也不是这屋子的地方不够大,放不下两张背靠背的椅子,而是桌子的高度和持笔的姿势,站着挥洒总比坐着更容易一些,或者说那种对全局的掌控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