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页)

“能有什么呢?我都这么老了。”

纪墨仗着满头白发,总是自诩老人,说话的语调还算轻松。

纪明瞪着他,曾经爱笑的阳光少年不知何时也跟那起了无数皱纹的橘子皮一样了,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好看,却也谈不上凶蛮。

“不用担心,为君王种植药草也很好啊,也许我还能够看看药王谷的药典呐,真是向往很久了,说不得,我的书还要靠着药典补全。”

天下药草何其多,不是偏安一隅就能集全的,奈何纪墨没时间没精力到处去找,他的任务是“药植师”,而不是采药人,也没必要真的为了一株两株的药草亲自去爬各处名山大川,那么,又如何能够知道更多的药草,及其种植方法呢?

《药植师》的写作原因,一部分就是这个了,另外的就是为了考试,思来想去,纪墨用多年猜题的经验表示,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方式留名了,不然的话,指望一株药草,保质期长达千年吗?就算真的有这样的药草,难道药草的流传就能代表药植师了吗?不能是采药人采到的吗?

所以,果然还是要靠书了。

昭然若揭的心思直接暴露在书名上,哪怕只有片纸流传,只要传出“药植师”这个名称来,也算是成功了吧!

如今这般天下云集的场面对纪墨也是有利的,一众药植师齐聚,互相交流是必然的,对方的只言片语也许就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呢?

在药王谷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汲取知识点的,纪墨觉得,只要给出类似的环境,他还可以继续的。

这也不是空手套白狼,所有被他记录在《药植师》这本书上的知识,都是可以拿出来交换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经过那一场席卷天下的战火,不知道多少东西被毁于一炬,化为焦土,他的这些知识不敢说是最紧缺的,却也是一些人同样渴求的吧。

能够在多年后还保有药植师的名头,坚持着药植师的事业,这些人,对药草种植最基本的热爱,总是不缺的,应该不会拒绝他的要求,不求人人同意,便是百人之中有一二首肯,基数够大的时候,也是一笔庞大的知识财富了。

想着这些,路程的艰辛都不算什么了。

纪明是押送的小将领,他让纪墨跟自己一起坐了车,纪墨这苍老模样再在路上跋涉,真不知道会不会死在半路上,纪墨笑呵呵坐在车上,听着纪明说他之前风头太盛什么的。

“那几个都不是好的,偏推了你出来,他们之中不是有那个谁吗?之前叫嚣得挺厉害,走在药田里跟个小公鸡似的,他还年轻,怎么不跟着过来呢?”

纪明也老了啊!

听着纪明说这些,纪墨笑着频频点头,心里头想到的却是那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哦,越老越唠叨。

纪明可能就是这样的啊!

“你也说了,他年轻嘛!”

纪墨笑着说,他觉得自己真的拥有了老年人的幽默细胞,不然不会答得这么风趣可爱。

然而,纪明感受不到,回了他一个冷嗤,后面就不跟他个榆木脑袋说话了,这静默也不过片刻,又重新说起来,换了话题,说起纪家的种种,午夜梦回,家乡总还是家乡,亲人也总还是亲人。

“……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样了。”

邻国在闭关锁国,他们也在闭关锁国,短时间内,年老的君王不想再开辟新的战场,他的雄心壮志,都被吞下的这块儿肉给卡住了,没有消化完成之前,他恐怕再也不能做什么了。

何况,还有时间,时间也不允许他肆意妄为。

“一晃都这么多年了啊!”

纪墨偶尔也会这样想,然后看着那片似乎永远不曾变幻过的天空想,若是失败了会怎样呢?

心里的恐慌如频频来袭的病症,让人不得安生,他怕,很怕,真的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