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刘支书很无奈:我真的是想去包苏联土地种粮种菜,不是去搞坦克的(第2/4页)

各种事情就办好了。

手下办得不好,那是他们的问题。

大队支书,不就是负责指导工作,把控方向?

大队的众多公司,他都没怎么具体干涉呢。

“行了,不说他的事。”

刘春来懒得跟老头子继续扯。

赵玉军不想管运输公司。

这是没可能的。

刘大队长抓了壮丁,还能放了?

“你在蓉城那边谈得怎么样?”

直接转移话题。

育种基地,对整个大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小作用。

老头跟大队很多人都是从吃不饱过来的。

即使赚钱了。

依然觉得手中有粮,心里才不慌。

“过两天,农大的几名教授会过来考察,看看咱们这边是否是否做育种基地,如果没问题,就做前期准备工作。”

刘福旺就把去农大的情况说了。

育种基地不仅是为了种粮食。

也是一个有着很大利润的产业。

去蓉城前,刘春来就跟老头子沟通过。

充分介绍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有贺炎钧的介绍,加上保证充分的经费供应。

事情自然好办。

这年头,国家给的经费很少。

别说大学,就连各个重点科研院所,经费都不多。

随时都在上演科研院所的领导干部跟核心技术骨干扛着铺盖卷儿去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办公室外面要经费的事情。

农大经费更少。

在大队搞育种基地,研究经费都由大队出。

农大自然不会放弃机会。

“你说了,咱们需要的不只是粮食种子,尤其是蔬菜种子吧?”

刘春来问道。

“说了,不过他们更在意水稻种子。丘陵地带育种,目前没有专门的研究组,他们也准备搞这样的课题。”

刘福旺说道。

“你承诺每年多少经费?”

“前期阶段每年最多十多、二十万。”

刘春来一听,还行。

老头子没有比着自己搞电子项目那样,动不动就几百万地给。

大队的财政,根本支撑不起。

一、二十万不多。

也不会让自己掏腰包补贴。

而且很快就能把投资搞回来。

“那这事情还是你负责,按照他们的要求弄。即使不适合水稻育种,蔬菜育种,也得搞。那个才是关键。”

刘春来提醒老头。

要想保持跟农大的合作。

必须在这边有研究中心。

“搞什么蔬菜种子研究?咱们现在的种子难道差了?浪费钱呢!”

刘福旺可不想在蔬菜种子上投入。

农村里种菜,都是自己留种子。

几千年都这样过来的,早就有了丰富的经验。

大队现在种植的各种蔬菜,不都是自己育种的么?

“爹,咱们不能只顾眼前。不管是粮食,还是蔬菜,必须要培养优质高产及防病虫害的。哪怕他们培育的种子能提升10%的产量,每年也会多很大的收益。”

刘春来劝着老头。

老头舍不得在这上面花钱,他能理解。

刘福旺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也明白优质种子对产量提升有着莫大关系,病虫害等都有很好抗性。

大队的蔬菜种子,同样经过经验丰富的老农进行筛选,然后集中育种的。

他不认为有必要在这上面投入资金。

“你把高级管理人员都召集回来,外面的事谁负责?不怕出问题?”

刘福旺转移了话题。

不想为了这事情跟儿子吵架。

刘春来没回答。

只是看着老头子。

老头子刚回来,事情就了解的一清二楚。

消息很灵通嘛。

老头被刘春来看得心中发毛。

“我不是要干涉你的事情。这不是准备去苏联看看么。那边地广人稀,土地荒着可惜了。到时候去那边直接种蔬菜、粮食,运输成本就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