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逼着许书记去把全市考出去的大学生都要回来(第2/4页)

李弼对着两人说道。

“他们缺人?”

“非常缺。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现在他跟苏联在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咱们公司的这些人,鼠目寸光。”

李弼一点都不担心。

跟着刘春来干,至少不会被这样对待。

而且他们去了,绝对会受到重用的。

“咱们这样去不行!得多带点人去。”

投名状。

那是需要的。

就如同李弼说的那样。

高管辞职,康力公司根本没有一点挽留的意思。

很快就办理了辞职手续。

跟着离开的,还有好几名中高层。

涉及到生产、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

康力公司却没有丝毫担忧。

早就在培养这方面的人。

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他们的市场业务并不是很大,主要客户就是乐视。

“他们以为,就只有乐视才能有订单?大陆很多彩电生产厂都只是拥有组装能力……让人立即跟他们联系……”

康力的董事长在会议上做出了决策。

“他们以资金链断裂为理由,要求我们打钱?不然现在的供应都会断掉?”

刘春来看着陈锋,一脸玩味。

康力的负责人在想什么?

“对。李弼辞职了,他们的总经理也换人了……”

陈锋苦笑着说道。

“我们目前的零配件,加上在路上转运的,最多还能保证两个月的生产。”

这事情,陈锋没法做主。

“长虹那边的谈判如何了?显像管厂如果加快速度,应该能在两个月内投产吧?”

刘春来问道。

他很清楚,做电子产品。

如果是从国外进口核心零部件。

最容易被卡脖子。

一旦被卡了脖子,再好的市场前景,都会凉凉。

除非接受国外供应商的讹诈。

刘春来会么?

宁愿不做。

也不可能给国外的打工。

何况,康力这样的公司,连二流企业都算不上。

更是不配。

“有些困难,不少的技术,我们的技术人员跟长虹的,都没有吃透……”

“杨涛等人不是一开始就熟悉?”

刘春来皱起了眉头。

香江过来的技术人员,每个月都有不少的补助。

待遇也比国内的强很多。

每年技术研发投入上千万!

八十年代的上千万。

到现在,还解决不了问题?

“人手不足……长虹能支援我们的技术人员也是有限的……”

刘春来明白了。

“另外,按照之前的协议,显像管生产,一开始也有一些核心部件是由香江那边提供……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不足。”

陈锋解释着。

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凭空建造一个产业。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刘春来这些年的利润,全部投在里面了。

他是知道的。

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不小。

就为了防备这一天。

谁都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而且还是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

“暂时降低产能,保持生产。另外,跟长虹那边协商,只要代价不是太大,他们不是太过分,接受他们的条件,让他们提供一批技术人员给我们……”

这事情,陈锋没法做主。

必须得刘春来来。

找技术人员了解情况,是必须的。

“老板,之前我们都是负责整体技术跟调试,显像管这块,康力在技术转让过程中,防备着我们,这方面的技术人员提供的都不是什么能力强的……”

杨涛是最早刘春来挖的康力的技术负责人。

彩电厂第一台彩电生产,就是他带着人搞出来的。

“难道我们就没办法?长虹那边呢?”

“长虹从国外引进了技术,这不在我们的合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