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谁给的自信?没有康力供应刘春来生产不了彩电?(第2/4页)

关于苏联的信息,大队知道的也越来越多。

刘福旺认为,这玩意根本不需要花钱从欧美进口。

用产品直接从苏联换就行了。

他们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苏联极度缺乏的。

葫芦村需要的东西又不多。

一条芯片生产线,再怎样,也不可能比一条汽车生产线贵的。

完全可以从苏联换。

“别的苏联不缺,电子技术这块,苏联自己都无法解决。他们卫星为什么比欧美使用寿命短很多?成本也高很多?就是他们电子工业不行……”

刘春来叹了一口气。

他也希望苏联有这样的技术。

“咱们国内电子工业同样也差,就是因为当初从苏联引进的电子工业技术太落后的原因……”

刘春来解释着。

“可他们那么强大啊!都把宇航员送到太空了。”

刘福旺难以理解。

在他看来。

苏联人的技术,比美国人都先进很多。

刘春来叹了一口气。

“苏联建立的时间也很短,虽说有比较完整的工业系统,但在电子技术这一块并不是强项,同样也受到西方世界的封锁的……”

刘福旺目瞪口呆。

他没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有些东西,刘春来知道。

却没法给刘福旺解释。

苏联人如果不是因为电子工业太差,跟西方国家搞军备竞赛,也不会投入那么高的成本。

像苏-27这样的战机,就因为航电系统不足,限制了战机的性能发挥。

国内也是引进这战机后,才发现航电系统跟战机的整体设计有着天大的差距。

苏联人为了解决电子技术落后,航电系统跟雷达太重导致的头重脚轻问题,对苏-27战机的性能进行了不少的压缩。

即使这样。

苏-27战机依然足够强悍。

可以跟美帝的三代战机抗衡。

甚至在巴伦支海给美帝上演了空中手术刀事件。

电子技术跟航电系统改进的苏-27,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代表之一。

这玩意儿,一直到国内歼-11B,才真正发挥出来苏-27的性能。

这些事,刘春来无法跟刘福旺解释。

“现在咱们怎么办?难道就任由康力涨价?”

刘福旺很不爽这事情。

本以为,可以从苏联那边找到解决办法。

“爹,这些事你不用管,我让陈锋跟长虹谈。”

刘福旺听刘春来这样说。

也就不再管了。

儿子在这些方面,比他有见识多了。

虽然心中不服气。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认。

苏联人提供不了芯片跟芯片生产线?

刘支书无法法想通。

在他看来,苏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技术什么的肯定也是领先的。

欧美有的,苏联有。

欧美没有的,苏联也应该有。

那是老大哥啊。

乐视彩电厂办公室。

李弼皱着眉头看着陈锋。

陈锋的反应,很反常。

“陈厂长,这不是我的意思,是康力总部提出的要求,究竟要不要下单?这么庞大的订单,必须提前组织生产……”

作为最早到这边的负责人。

他成了康力公司的一名经理。

主要负责跟乐视彩电厂的业务联系。

康力的技术员被乐视彩电厂挖了不少。

这对康力来说,并不是难以接受的。

康力在跟乐视合作之前,本就面临破产。

随着跟乐视合作加深,现在每年利润好几亿港币。

发展势头很猛。

协议中,康力需提供全套生产技术,由刘春来这边生产全部的零部件。

这意味着,康力利润会大幅度减少。

康力公司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么庞大的利润。

谈判,一直都在持续。